题目内容
当温度、压强分别超过临界温度(374.2°C)和临界压强(22.1MPa)时的水称为超临 界水。现代研究表明:超临界水能够与氧气以任意比例互溶,由此发展了超临界水氧化技 术。550°C时,在密闭容器中,测得乙醇(C2H6O)的超临界水氧化结果如图所示。注:δ (分布分数)表示某物质分子数占所有含碳物质分子总数的比例。
δ(CO)= ,下列说法正确( )
A.C2H6O、CO2、CO中,C元素质量分数最大是CO
B.超临界水氧化乙醇的反应是分解反应
C.在超临界水氧化过程中乙醇可先氧化成CO, CO再氧化成CO2
D.反应进行3秒钟时,密闭容器中存在的物质只有乙醇、CO、CO2
化学规律建立在实验基础之上,质量守恒定律可以用许多化学实验加以验证。
(1)小东同学按照课本上的实验进行验证(如图所示)。一段时间后,可以观察到铁钉表面出现_____,其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反应前后天平读数不变,但溶液颜色变化不明显。
(2)小东想既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又能更快地观察到溶液颜色的变化,提出了以下设想:
(提出设想)设想一:增大硫酸铜溶液的浓度
设想二:用更活泼的金属锌代替铁钉
(实验验证)小东将以上实验进行了如下改进:
实验内容 | 实验现象 | |
实验1 | 烧杯中换成饱和硫酸铜溶液 | ①几小时后溶液颜色几乎不变 ②天平读数不变 ③铁钉表面有变化 |
实验2 | 铁钉换成锌粒 | ①溶液颜色明显变浅 ②天平读数减小 ③锌粒表面有变化 |
(实验分析)(3)从以上现象分析,两个设想都不合适,其中按设想_____(填“一”或“二”)进行的实验能够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4)实验1中溶液颜色几乎不变的原因可能是_____(填序号)。
A 铁与饱和硫酸铜溶液不反应
B 铁表面形成了一层氧化膜,阻止了反应的进一步进行
C 生成的铜快速沉积在铁表面,阻止了反应的进一步进行
D 水也参与了该反应,但饱和硫酸铜溶液中水太少
(5)实验2虽然很快观察到溶液颜色变化,但出现了反应后总质量减小的情况,老师提醒小东,硫酸铜溶液呈酸性,所以总质量减小的原因可能是____。
(6)小东通过反复实验和探究得出:向实验1的饱和硫酸铜溶液中加入等体积的水,将实验2中的烧杯换成如图所示装置,均能达到实验目的,但该装置中缺少一种物品,请你在装置图中画出____。
人体内一些液体的正常pH范围如下:
液体 | 胄液 | 唾液 | 胆汁 | 胰液 |
pH | 0.9~1.5 | 6.6 ~7.1 | 7.1~7.3 | 7.5~8.0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胆汁和胰液均显酸性
B.胃液比唾液酸性弱
C.胰液比胆汁碱性强
D.服用氢氧化钠可以治疗胃酸过多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