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某生铁样品中含有碳、铁两种物质,现将5.8g该生铁样品投入到160g硫酸铜溶液中,恰好完全反应。过滤后所得干燥的固体6.6g。
(1)生铁属于______(选填合成材料、金属材料、复合材料)。
(2)求该生铁样品中铁的质量分数______(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因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并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所以二氧化碳一般不用排水法收集。
二氧化碳气体究竟能否用排水法收集呢?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如图1所示的两套装置进行了深入地探究。
请写出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定性实验)实验后,装置Ⅱ水槽中的液体应该呈酸性,向此液体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溶液颜色会变为______。但是取几次实验后的液体样品,滴加紫色石蕊试液,均无明显变色现象。对此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______。
(定量实验)采用数字化实验测定排水法和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的二氧化碳纯净度的差异。因实验设备有限,本实验通过氧气传感器测出收集气体中残留的氧气(来自于空气),推算出空气的含量,再求出CO2的含量。请填写下列表格中相应的空白(精确到1%即可):
测得氧气含量 | 推算出CO2含量 | 结论 | |
排空气法 | 6.6% | 69% | 排水法收集到的二氧化碳更纯净 |
排水法 | 4.2% | ______ |
通过实验可知,若对CO2纯度要求较高,应该使用排水法收集二氧化碳。
(实验反思)利用装置I和装置Ⅱ收集到的二氧化碳都会混有少量空气,原因是______。
(交流讨论)证明排水法比排空气法所收集的二氧化碳气体纯度更高,还有什么方法?向两集气瓶中分别加入相同体积、相同浓度的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______。
(拓展应用)利用传感器对二氧化碳性质再探究。
步骤1:如图2所示装置的气密性良好,三瓶250mL的烧瓶内收集满CO2气体,三个注射器内各装有等体积的液体(分别是水、饱和石灰水、氢氧化钠浓溶液)。连接好装置和压强传感器。氟化钠和牙齿长得碳酸钙反应生成氟化钙保护层,使牙齿和酸性物质接触面积小,反应的碳酸钙少
步骤2:三位同学同时迅速将注射器内等体积的液体(水、饱和石灰水、氢氧化钠浓溶液)注入各自烧瓶中,关闭活塞。
步骤3:一段时间后,同时振荡烧瓶。观察传感器定量实时地传回烧瓶内气压变化形成的图象情况如图3所示。
(查阅资料)氢氧化钙微溶于水氢氧化钠易溶于水均可与二氧化碳发生反应。
(1)导致曲线AB段气压增大的主要原因是:注射器中液体加入烧瓶中时速度太快,而反应程度较小,导致压强______。
(2)图中曲线1中______段气压的变化是由于充分振荡烧瓶导致的。
(3)利用现有的装置,在不使用其他试剂的情况下,请你写出除振荡烧瓶外继续降低E点的操作方法______(或抽气等)。
(4)曲线2与曲线3差异较大的原因是饱和石灰水浓度太低(氢氧化钙微溶于水)影响了______。
下列知识整理的内容有错误的一组是
A.除杂的方法 | B.化学物质中的“三” |
粗盐提纯——溶解、过滤、蒸发 CO2中混有CO——通过灼热的氧化铁 | 三大化石燃料——煤、天然气、石油 三种黑色氧化物——CuO、MnO2、Fe3O4 |
C.化学物质与俗名 | D.实验安全注意事项 |
氢氧化钠——火碱 碳酸氢钠——纯碱 | 制取气体——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先用“灯火试验” |
A. A B. B C. C D. D
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中模拟炼铁,他们把焦炭和氧化铁粉末混合加强热,得到无色气体A和黑色粉末B(如图所示)。
(1)他们炼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
(2)经分析得知,无色气体A不含有单质,黑色粉末B的成分是一种或两种单质。甲、乙两个兴趣小组分别对无色气体A和黑色粉末B的成分进行探究。
(猜想与假设)甲组认为无色气体A中可能有CO2,也可能有CO。
乙组认为黑色粉末的成分中存在以下两种情况:①只含有______。②含有铁和碳。
(实验探究)(1)为验证甲组的猜想,同学们按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装置甲的作用是_______。装置乙的作用是_______。当看到甲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乙中____后,可以确定无色气体A是CO2、CO的混合气体。
有同学提出把甲、乙交换位置,让气体A先通过热的氧化铜也可以达到同样的实验目的,你的判断是_____(填“可以”或“不可以”)。
(2)为验证乙组中假设②是否成立,设计实验用物理和化学两种方法完成以下探究。
实验方法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物理方法 | _______ | _______ | 假设二成立 |
化学方法 | ______ | 部分黑色粉末溶解,产生无色气泡 | 假设二成立 |
(交流反思)针对甲组实验存在的缺陷,同学们一起进行了改进,解决了污染环境问题。
科学探究中常用到推理的方法,根据下列实验事实推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编号 | 实验事实 | 实验结论 |
A | 水结冰后不再流动 | 水结冰后水分子不再运动了 |
B | 某气体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 | 该气体一定是二氧化碳 |
C | CO和CO2的化学性质不同 | 分子不同则化学性质不同 |
D | 某气体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 该气体一定不含氧气 |
A. A B. B C. C D.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