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写出下列化学用语的符号或名称:

1)两个铜原子______

2)三个水分子______

3)硫酸根离子______

4______

5)标出氯化亚铁中铁的化合价______

6)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______

7)高锰酸钾______

【答案】2Cu 碳酸钠 Al

【解析】

1)标在元素符号前的数字表示原子个数,两个铜原子可表示为:2Cu

2)标在化学式前的数字表示分子个数,三个水分子可表示为:

3)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表示多个该离子,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硫酸根离子可表示为:

4表示碳酸钠;

5)氯化亚铁中,铁元素显+2价,氯元素显-1价。标在元素符号正上方的数字表示元素的化合价,氯化亚铁中铁的化合价可表示为:

6)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其元素符号为:Al

7)高锰酸钾是由钾离子和高锰酸钾酸根离子构成的,高锰酸钾的化学式可表示为: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题目】人类每时每刻都离不开空气,没有空气就没有生命,也就没有生机勃勃的地球。

1)为了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按图1装置进行实验:将燃烧匙中的过量的红磷点燃后放入集气瓶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

2)冷却至室温后打开弹簧夹,水能进入集气瓶中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关于该实验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实验时红磷一定要足量

B点燃红磷前先用弹簧夹夹紧乳胶管

C该实验必须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D红磷熄灭后立刻打开弹簧夹

E最终进入瓶中水的体积约为氧气的体积

4)某化学兴趣小组对教材中“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实验(如图1)进行了大胆改进,(设计如图2)(选用容积为45mL18×180mm的试管作反应容器)实验方案进行,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请你对比分析图1、图2实验,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a正式开始图2实验前,该小组同学打开弹簧夹,将注射器活塞从20mL刻度推至15mL刻度,然后松开活塞,观察活塞回到20mL处,该操作的目的是____________

b2实验其它的操作步骤如下:

①点燃酒精灯;

②撤去酒精灯,待试管冷却后松开弹簧夹;

③将少量红磷平装入试管中,将20mL的注射器活塞置于10mL刻度处,并按图2中所示的连接方式固定好,再将弹簧夹紧橡皮管;

④读取注射器活塞的数据。

你认为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是____________(填序号)。

c2实验中,注射器活塞将从10mL刻度处慢慢前移到约为_______mL刻度处才停止。

d对比图1实验,你认为图2实验有何优点?(回答一点即可)_______________

【题目】同学们在研究氧气性质时,进行了如图1的实验;取一段打磨好的螺旋状铁丝,在下端系一根火柴,点燃火柴,待火柴快燃尽时,插入充满氧气且放有少量水的集气瓶中,观察到如下现象:

银白色的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________,放出大量的热,生成黑色固体物质。该实验说明铁丝能够在氧气中燃烧,氧气具有助燃性。

小明在阅读相关资料时发现二氧化氮也具有助燃性,他决定利用如下实验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二氧化氮是否具有助燃性?

(查阅资料)

①蓝色的硝酸铜固体在加热条件下分解生成氧化铜、二氧化氮和氧气。

②氧化铜是一种黑色固体,通常状况下,二氧化氮是一种红棕色气体,相同状况下,其密度大于氧气密度,在低于室温时变成液态。

(实验过程)

实验装置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试管内蓝色固体逐渐变为黑色,有红棕色气体生成,________

二氧化氮具有助燃性。

(反思与评价)

小刚认为小明的实验不能证明具有助燃性,其理由是________.

小刚认为利用补充如下实验可以证明具有助燃性.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步骤I:在上图的试管和集气瓶之间连上如图所示的装置,重新进行加热硝酸铜的实验

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硝酸铜分解产物中有________

步骤II:取出图中的U型管,恢复至室温,待U型管内充满红棕色气体时,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U型管中。

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具有助燃性

小红认为即使不进行小刚的实验,依据资料和小明的实验现象也能推出具有助燃性,其理由是________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