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水田或池塘里常常冒出一些气泡,几位同学决心弄清这种气泡的成分.请你与他们一起完成如下探究:【收集气体】
他们设计了如图一所示的取气方法:将空的塑料瓶装满水,倒放在池塘中,瓶口对准水底冒出的气泡进行收集,由于瓶口太小不便于收集,在不换瓶的情况下,你的改进方法是______.
【查阅资料】
收集的气体可能是CH4、CO2、CO中的一种或几种,其中CH4、CO是难溶于水的可燃性气体.
【实验探究】
如图二(1),将塑料瓶A中收集到的气体依次通入B、C中,在D处点燃.
(1)要将A中的气体通入后面的装置中,应选图二(2)中的______(填序号).
(2)若B中石灰水变浑浊,则说明A中含有______气体.
(3)装置C作用是______.
(4)若D处倒扣的是干冷的大烧杯,杯壁有水雾出现,有同学认为此现象不能证明收集到的气体中一定含有CH4,理由是______,要排除这种干扰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
(5)采取(4)中的排除干扰措施后,在D处倒扣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出现浑浊,再在D处倒扣干冷的烧杯,若杯壁有水雾,则证明A中肯定含有______,若杯壁无水雾,则证明A中肯定含有______.
(6)经过进一步探究得知,收集的气体是CH4、CO2、CO的混合物,这几位同学拟用如图三装置,粗略测定取样气体中CO2的含量.装置E中发生的反应方程式是______;若取样气体为100mL,装置G读数为65.0mL,则取样气体中CO2体积含量约为______%.
【答案】分析:【收集气体】根据图示收集气体的操作特点,判断收集气体的方法,根据不换瓶的要求对收集气体的装置进行改装,使收集的口部面积变大分析设计即可;
【实验探究】推断题是初中化学试题中常见但却十分重要的一类题型.本题可用逆推法,了解现象与本质的联系.
(1)要将A中的气体通入后面的装置中应选图二(2)中的有控制开关的装置,以防气体逸出,所以选②.
(2)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通常利用这一变化检验气体为二氧化碳;
(3)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为:吸收二氧化碳气体,以防干扰试验;
(4)B中无现象说明原气体中无二氧化碳,D处变浑浊说明生成了二氧化碳,若D处倒扣的是干冷的大烧杯,杯壁有水雾出现,有同学认为是由于甲烷燃烧的可生成水;因为收集的气体中本身或在过程中带入的原因使其含有水蒸汽,所以在点燃的尖嘴管前加装一个干燥装置,排除干扰;
(5)分析所出现实验现象的原因,判断气体组成;
(6)根据反应物、生成物以及反应条件书写化学反应方程式;装置G读数为65.0mL,即不溶于水的气体CH4、CO的体积.
解答:解:【收集气体】根据图示,采取排出瓶内的水收集气体的操作特点,可判断收集气体的方法为排水集气法;要使收集的口部面积变大,可在口部插入一漏斗解决.
故填:在瓶口插入一个漏斗进行收集;
【实验探究】
(1)“注水装置”应选图中的有控制开关的装置,以防过程中气体逸出,所以选②.
故填:②;
(2)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是二氧化碳的特点,所以可判断气体中有二氧化碳;
故填:CO2;
(3)装置C中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为:吸收二氧化碳气体,以防干扰后续实验对二氧化碳的检验;
故填:除去气体中没反应的二氧化碳;
(4)B中无现象说明原气体中无二氧化碳,D处变浑浊说明生成了二氧化碳,甲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所以可能是“全部是CH4”成立,若D处倒扣的是干冷的大烧杯,杯壁有水雾出现,因为最后点燃的气体中本身可能含有水蒸汽,为了排除原有水蒸气的干扰,在点燃的尖嘴管前加装一个干燥装置,以排除干扰;
故填:水雾有可能是从B、C溶液中带出的;在C装置后加一个(浓硫酸)干燥装置;
(5)采取(4)中的排除干扰措施后:B中出现浑浊说明原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碳,若D处分别倒扣干冷的烧杯和涂石灰水的烧杯,分别出现水雾和浑浊,说明燃烧后有水及二氧化碳生成,说明原气体中存在甲烷;若杯壁无水雾,则证明A中肯定含有一氧化碳(CO);
故填:甲烷(CH4);一氧化碳(CO);
(6)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化学反应后,生成了碳酸钠和水,其方程式为:CO2+2NaOH=Na2CO3+H2O;根据图示实验知,装置G读数为65.0mL,即为即不溶于水的气体CH4、CO的体积为65.0mL,所以二氧化碳的体积是100mL-65.0mL=35mL,二氧化碳所占的百分比为:×100%=35%;
故填:CO2+2NaOH=Na2CO3+H2O;35%.
点评:从题目中挖出一些明显或隐含的条件,抓住突破口(现象特征、反应特征及结构特征),导出结论,属实验探究型基础题.
【实验探究】推断题是初中化学试题中常见但却十分重要的一类题型.本题可用逆推法,了解现象与本质的联系.
(1)要将A中的气体通入后面的装置中应选图二(2)中的有控制开关的装置,以防气体逸出,所以选②.
(2)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通常利用这一变化检验气体为二氧化碳;
(3)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为:吸收二氧化碳气体,以防干扰试验;
(4)B中无现象说明原气体中无二氧化碳,D处变浑浊说明生成了二氧化碳,若D处倒扣的是干冷的大烧杯,杯壁有水雾出现,有同学认为是由于甲烷燃烧的可生成水;因为收集的气体中本身或在过程中带入的原因使其含有水蒸汽,所以在点燃的尖嘴管前加装一个干燥装置,排除干扰;
(5)分析所出现实验现象的原因,判断气体组成;
(6)根据反应物、生成物以及反应条件书写化学反应方程式;装置G读数为65.0mL,即不溶于水的气体CH4、CO的体积.
解答:解:【收集气体】根据图示,采取排出瓶内的水收集气体的操作特点,可判断收集气体的方法为排水集气法;要使收集的口部面积变大,可在口部插入一漏斗解决.
故填:在瓶口插入一个漏斗进行收集;
【实验探究】
(1)“注水装置”应选图中的有控制开关的装置,以防过程中气体逸出,所以选②.
故填:②;
(2)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是二氧化碳的特点,所以可判断气体中有二氧化碳;
故填:CO2;
(3)装置C中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为:吸收二氧化碳气体,以防干扰后续实验对二氧化碳的检验;
故填:除去气体中没反应的二氧化碳;
(4)B中无现象说明原气体中无二氧化碳,D处变浑浊说明生成了二氧化碳,甲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所以可能是“全部是CH4”成立,若D处倒扣的是干冷的大烧杯,杯壁有水雾出现,因为最后点燃的气体中本身可能含有水蒸汽,为了排除原有水蒸气的干扰,在点燃的尖嘴管前加装一个干燥装置,以排除干扰;
故填:水雾有可能是从B、C溶液中带出的;在C装置后加一个(浓硫酸)干燥装置;
(5)采取(4)中的排除干扰措施后:B中出现浑浊说明原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碳,若D处分别倒扣干冷的烧杯和涂石灰水的烧杯,分别出现水雾和浑浊,说明燃烧后有水及二氧化碳生成,说明原气体中存在甲烷;若杯壁无水雾,则证明A中肯定含有一氧化碳(CO);
故填:甲烷(CH4);一氧化碳(CO);
(6)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化学反应后,生成了碳酸钠和水,其方程式为:CO2+2NaOH=Na2CO3+H2O;根据图示实验知,装置G读数为65.0mL,即为即不溶于水的气体CH4、CO的体积为65.0mL,所以二氧化碳的体积是100mL-65.0mL=35mL,二氧化碳所占的百分比为:×100%=35%;
故填:CO2+2NaOH=Na2CO3+H2O;35%.
点评:从题目中挖出一些明显或隐含的条件,抓住突破口(现象特征、反应特征及结构特征),导出结论,属实验探究型基础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