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小金自制了一个“气象瓶”,其密闭玻璃容器内装有硝酸钾和氯化铵及蒸馏水,当外界温度改变,物质溶解度相应变化,会展现出不同形态的结晶。当澄清透明的气象瓶中出现大量晶体时,相关描述正确的是( )
A. 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B. 溶解度不变
C. 溶剂质量变小D. 溶质质量变小
【答案】D
【解析】
A、当澄清透明的气象瓶中出现大量晶体时,溶液为饱和溶液,故选项说法不正确;
B、当澄清透明的气象瓶中出现大量晶体时,说明硝酸钾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减小,故选项说法不正确;
C、当澄清透明的气象瓶中出现大量晶体时,溶剂的质量不变,溶质因温度降低而析出,故选项说法不正确;
D、当澄清透明的气象瓶中出现大量晶体时,有晶体析出,溶质因析出而质量变小,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D。
![](http://thumb.zyjl.cn/images/loading.gif)
【题目】控制变量是种重要的实验方法.能达到实验目的方案是( )
A、探究反应物接触面积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 B、比较20℃时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解性(两者均易溶于水) | C、探究反应物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 D、探究燃烧的温度是否须达到着火点(白磷着火点:40℃) |
A. AB. BC. CD. D
【题目】小金在学习了酸的性质后,对家中放置的草酸十分感兴趣,决定探究草酸晶体的化学性质。他先上网查寻,得知草酸(H2C2O42H2O)是一种无色晶体,熔点为101℃,易熔化成液体,受热易分解,分解时会有CO产生,接着他对受热分解的产物进行了进一步实验探究。
(1)猜想分解的产物
猜想一:CO、H2O
猜想二:CO2、CO
猜想三:CO2、CO和H2O
(2)小金设计了如图装置。在A框中,小金选择乙作为晶体受热分解的发生装置,为什么不选择甲呢?请说明理由______;
(3)假设每步反应都完全反应,实验操作及数据如表:
步骤 | 操作 | 质量/g |
1 | 称量草酸晶体的质量 | m1 |
2 | 加热草酸晶体 | / |
3 | 冷却 | / |
4 | 称量装置B中试管质量增重 | m2 |
5 | 称量C烧杯增重 | m3 |
(4)由上述实验判断,猜想三是正确的,支持该猜想的证据是______,且m1:m2:m3=______。
(5)从实验室安全角度考虑,图示装置还应采取的改进措施是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