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水是生命之源、万物之基,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
(1)图1是电解水的实验图,通过电解水的实验得出了水的组成。请写出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为___,电解时与电源正、负极相连的玻璃管收集到气体的质量比为____。
(2)海水中含有泥沙、氯化钠、氯化镁、氯化钙等杂质,图2选取人们利用海水资源的部分过程图。若液体C是蒸馏水,则操作②的名称是____,人们常用____鉴别硬水与软水。
(3)近年来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不断上升,有人提出了自然界中消耗二氧化碳的两条途径。
①利用二氧化碳在深海中的溶解度比在通常状况下的水中的溶解度大,将排放到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压缩使其液化,然后将其压入到冰冷的深海中。但也有人担心,二氧化碳与水反应使海水的酸度增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
②还可利用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将CO2和H2O转变为有机物(C6H12O6)和O2。
③通过对上述两个化学反应的分析,谈谈你对化学反应的认识____。
【答案】2H2O 2H2↑ + O2↑ 8:1 蒸馏 肥皂水 CO2+ H2O=H2CO3 反应条件不同,生成物不同。
【解析】
(1)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方程式为:,电解时与电源正、负极相连的玻璃管收集到气体分别是氧气和氢气,根据方程式质量比为32:4=8:1;
(2)经过蒸馏可得到蒸馏水,故②的名称是蒸馏;人们常用肥皂水鉴别硬水与软水,泡沫多的软水,泡沫少的是硬水;
(3)①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化学方程式为:;
③光合作用还可将CO2和H2O转变为有机物(C6H12O6)和O2,通过对上述两个化学反应的分析,可以发现反应条件不同,生成物不同。
![](http://thumb.zyjl.cn/images/loading.gif)
【题目】重庆实验外国语学校某兴趣小组设计了用盐酸与碳酸钙粉末反应来验证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是否发生变化。
(1)某同学使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四组实验中分别进行了两次称量,得到下表数据,其中有问题的两组数据是_____(填序号)。
编号 | A | B | C | D |
反应前/g | 55.5 | 55.3 | 55.6 | 55.8 |
反应后/g | 55.5 | 58.5 | 54.2 | 54.8 |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判断,镁条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物质量与镁条质量相比,生成物质量_____(填“减少”、“不变”、“增大”)。
(3)通过交流反思得到启示,在探究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是否发生改变时,对于有气体参加的反应一定要在_____装置中进行。
(4)从微观角度分析,在化学反应前后一定不变的是_____(填序号)。
A 原子种类
B 分子种类
C 元素质量
D 原子数目
E 分子数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