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下列肥料中属于复合肥的是( )
A. CO(NH2)2 B. K2SO4 C. KNO3 D. CaHPO4
下列化学反应中,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
A. 4P+5O2 2P2O5
B. Fe+CuSO4=FeSO4+Cu
C. CaCO3 CaO+CO2↑
D. Na2CO3+Ca(OH)2=CaCO3↓+2NaOH
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
(1)t1℃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_____。
(2)t1℃时,完全溶解5g丙物质至少需要水_____g。
(3)t2℃时,将20g甲加入到100g水中,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是甲的_____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可以用图中_____点(填“a”“b”或“c”)表示。
(4)将甲、丙的饱和溶液从t2℃降温到t1℃,对所得溶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_____。
A 都是饱和溶液 B 溶剂质量:甲<丙
C 析出固体质量:甲>丙 D 溶质质量分数:甲=丙
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氧化铜、稀硫酸、氢氧化钠溶液制备氢氧化铜。在实验过程中小组同学发现了一些“异常现象”,并没有成功制得氢氧化铜。请你一起参与小组分析讨论,并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实验原理:CuO CuSO4 Cu(OH)2
转化①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转化②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
查阅资料:(1)硫酸铜溶液显酸性
(2)可采用加热的方法,加快氧化铜和稀硫酸的反应速度
(3)氢氧化铜的热稳定性较差,温度高于80℃时,会分解成氧化铜和水
异常现象一:最终什么沉淀都没有,只得到蓝色液体
异常现象二:刚开始有蓝色沉淀出现,但一会儿后部分沉淀变成黑色
异常现象三:试管中黑色固体一直未消失,并没有出现蓝色液体,更没有蓝色沉淀
交流与讨论一:
针对异常现象一:小明认为蓝色液体中除含有硫酸铜,还可能含有的溶质是_____(化学式)。
实验验证:
(1)小华认为只需加入紫色石蕊试液,即可判断。其他同学一致反对,其原因是_____。
(2)为了不影响氢氧化铜的制备,你认为可向蓝色溶液中加入_____检验(填序号)。
A 氧化铜 B 酚酞试液 C 氯化钡溶液 D 铝粉
交流与讨论二:
针对异常现象二:小华查阅资料后找到了原因,你认为可能是因为_____;部分沉淀变成黑色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交流与讨论三:
针对异常现象三:小芳剖析实验过程,认为形成这一异常现象的原因可能是在氧化铜中先加入了_____(化学式)试剂。
反思与小结:在验证盐酸与氢氧化钠能发生反应时,需用到酚酞试液。其实也可以不用指示剂,先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_____,再滴加稀盐酸。如观察到_____现象时,也能证明它们发生了反应。
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 将二氧化碳通入到高锰酸钾溶液中,溶液会褪色
B. 灼烧羊毛和蚕丝纤维,都能产生烧焦羽毛的气味
C.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铁
D. 打开盛有浓硫酸的试剂瓶瓶塞,瓶口会出现白雾
下列物质的用途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A. 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B. 金刚石划玻璃
C. 氮气作食品保护气 D. 铜丝用作导线
锌、镁、铝等与盐酸反应时,放出大量的热.如图所示,把试管放入盛有20℃饱和澄清石灰水的烧杯中,试管中开始放入几块镁片,再滴入5mL盐酸.回答下列问题.
(1)试管中发生的反应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_____,它属于(选填“吸热”或“放热”)_____反应;
(2)实验时可观察到烧杯内的澄清石灰水变_____.
通过下列实验操作目的不能达到或表述错误的是()
A. 便于套橡胶管
B. 所得的液体为纯净物
C. 原理是利用了氯化钠的沸点比水高
D. 配制10%的食盐水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用醋酸清洗铁锈痕迹 B. 浓硫酸露置于空气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大
C. 用氯化钠配制生理盐水 D. 打开盛浓盐酸的试剂瓶,瓶口会产生白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