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除去下列物质中所含的杂质,括号内的除杂剂不正确的是( )
A.二氧化碳中混有水蒸气(足量生石灰) |
B.铜粉中混有铁粉(足量稀硫酸) |
C.NaNO3溶液中混有AgNO3(适量NaCl溶液) |
D.KOH溶液中混有K2CO3(适量澄清石灰水) |
A
解析试题分析:A、生石灰是氧化钙的俗称,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生成的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除杂剂错误.
B、铁粉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的氢气,铜粉不与稀硫酸反应,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除杂剂正确.
C、硝酸银溶液能与适量的氯化钠溶液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钠,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除杂剂正确.
D、碳酸钾溶液能与澄清的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钾,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除杂剂正确.
故选A.
考点:物质除杂或净化的探究;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金属的化学性质;盐的化学性质.
点评:物质的分离与除杂是中考的重点,也是难点,解决除杂问题时,抓住除杂质的必需条件(加入的试剂只与杂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如图是老师放置在实验桌上的三瓶无色气体,它们可能是H2、O2、CO2。下列关于这三瓶气体的鉴别方法中,错误的是
A.根据瓶③倒置,可判断瓶③存放的是H2 |
B.用带火星的木条放人①中,若复燃,则存放的是O2 |
C.用点燃的木条伸人②中,若火焰熄灭,则存放的是CO2 |
D.向②中加入少量蒸馏水,若变成红色,则存放的是CO2 |
甲、乙、丙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三种物质,其相互转化关系如下图,甲、乙均为液体,且元素组成相同,丙为气体。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转化①、②、③可通过分解反应实现 |
B.转化④可通过化合反应实现 |
C.转化③、④中,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 |
D.工业上利用化学变化大量制取丙 |
下列各组物质对应的鉴别方法正确的是
A.硬水和软水﹣﹣观察是否澄清 |
B.合成纤维和羊毛﹣﹣用手触摸 |
C.黄金和假黄金(铜锌合金)﹣﹣滴加稀盐酸 |
D.食盐水和白糖水﹣﹣观察颜色 |
分析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论正确的是( )
编号 | 实验事实 | 实验结论 |
A | 某溶液使酚酞溶液变红 | 该溶液一定是NaOH溶液 |
B | 某种气体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 该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小 |
C | 某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立即熄灭 | 该气体一定是二氧化碳 |
D | 经测定,某纯净物含两种元素 | 该物质一定是化合物 |
区分下列各组物质的两种方法都合理的是( )
选项 | 需区分的物质 | 方法一 | 方法二 |
A | 硬水和软水 | 观察是否澄清 | 加肥皂水搅拌 |
B | 氧气和二氧化碳 | 观察颜色 | 加入澄清石灰水 |
C | 氢氧化钠和硝酸铵 | 加适量水溶解后测温度变化 | 加水溶解后加硫酸铜溶液 |
D | 黄铜和黄金 | 分别滴加硫酸锌溶液 | 加热后观察颜色 |
鉴别O2、CO、CO2三种气体,简便可行的方法是( )
A.用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瓶内 |
B.将气体分别通入紫色石蕊试液 |
C.测试三种气体在水中的溶解性 |
D.将气体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 |
下列实验方案设计中,正确的是
A.除去NaCl中少量的Na2CO3杂质,先加入足量稀盐酸,再蒸发结晶 |
B.检验可燃性气体中是否含有氢元素,在其燃烧火焰上方罩上干冷的烧杯,观察有无水雾 |
C.实验测定某矿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先加入硫酸,再比较反应前后的质量变化 |
D.实验室制备干燥、纯净的氢气,用锌与浓盐酸反应,产生的气体经浓硫酸干燥后收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