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为测定某黄铜(铜、锌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某同学取20g黄铜样品放入盛有200g稀硫酸的烧杯中,恰好完全反应(铜与稀硫酸不反应),测得烧杯中剩余物质的总质量为219.8g,试计算:
(1)生成氢气的质量 g。
(2)该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和所用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
(1)0.2
(2)铜的质量分数为67.5%,所用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4.9%
【解析】
试题分析:
(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产生氢气的质量为:20g+200g﹣219.8g=0.2g。故答案为:0.2。
(2)设黄铜样品中锌的质量为x,参加反应的硫酸的质量为y。
Zn+H2SO4═ZnSO4+H2↑
65 98 2
x y 0.2g
= 解得:x=6.5g, =,解得:y=9.8g。
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为:×100%=67.5%;
×100%=4.9%。
答: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为67.5%,所用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4.9%。
【题目】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再认识。
【经典赏析】教材中介绍了拉瓦锡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实验装置如图1)。该实验中选择使用汞的优点有 。
A.实验过程中没有污染
B.在汞槽中起到液封作用
C.生成的化合物加热分解又能得到汞和氧气
D.能将密闭装置内空气中的氧气集合耗尽
【实验回顾】实验室常用红磷燃烧的方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装置如图2),写出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兴趣小组用该方法测出的氧气含量常常远低于21%。
【提出问题】用红磷燃烧的方法为什么不能准确地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进行猜想】(1)装置漏气; (2) 装置内氧气有剩余;……
【实验与交流】在老师的指导下,小明分别用过量的红磷和白磷进行该实验,用测氧气浓度的传感器测得反应后装置内氧气浓度分别为8.85%和3.21%,请从燃烧条件的角度回答产生上述结果的主要原因 。
【实验探究1】小明根据铁生锈的原理,探究用铁能否准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于是进行了实验(装置如图3)通过7天测得的数据计算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为19.13%。
【交流与反思】与用红磷燃烧的方法相比,用铁丝生锈的方法测定的主要优点及原因:
。
【实验探究2】为了加快反应速率,小明通过查阅资料,利用铁粉、炭粉、氧化钠等物质又进行了实验(装置如图4),8分钟后测得的数据如表:
实验前的体积 | 实验后的体积 | ||
集气瓶内空气 | 烧杯内蒸馏水 | 烧杯内剩余蒸馏水 | |
131mL | 90.0mL | 63.6mL | |
请计算出空气中氧气含量 (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结论与反思】通过上述实验探究,选择 (填物质名称)进行实验,可较为快速地完成实验并减小实验误差。
【拓展延伸】铜也能与空气中氧气、水、二氧化碳反应而锈蚀,生成铜绿[铜绿的主要成分为Cu2(OH)2CO3],若将图3装置中的粗铁丝换成足量的铜丝进行实验,请判断能否比较准确地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并说明理由: 。
【题目】“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是初中化学的基础实验之一。请回答下列问题:
(1)现欲配制一瓶500 g溶质质量分数为0.9%的生理盐水,需氯化钠固体____g。下列实验操作与目的分析均正确的一组是____(填序号)。
项目 | 实验操作 | 目的分析 |
A | 称量时,将取出的过量氯化钠放回原瓶 | 节约药品 |
B | 溶解氯化钠时用玻璃棒搅拌 | 增大氯化钠的溶解度 |
C | 称取氯化钠时,在天平两边托盘上各放一张质量相等的纸 | 整洁美观 |
D | 量取所需水时,视线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 准确读数 |
(2)实验室若用15%的氯化钠溶液加水稀释成5%的氯化钠溶液,此时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量筒和____。
(3)实验室若用恒温蒸发的方法将15%的氯化钠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其过程如图所示。与丙烧杯中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同的是____(填序号)烧杯中的溶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