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据2014﹣11﹣27广州日报报道:近年来,国内逐渐兴起“阿育吠陀”养生潮流,然而有专家研究发现,20%的“阿育吠陀”药物中含有超标的铅、汞、砷等有毒元素,过量服用可能造成中毒.相关铅元素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铅原子核内有82个质子
B. 铅笔芯内含有铅,儿童使用时易中毒
C. 相对原子质量为207.2 g
D. 铅属于非金属元素
某化学小组用石灰石(含杂质SiO2、CaO,还可能含有少量的Fe2O3)与足量的稀盐酸制备二氧化碳气体,实验结束后对废液中的溶质成分进行探究(溶解于水中的气体成分忽略不计)。
(提出问题)废液中的溶质含有哪些物质?
(查阅资料)
①SiO2不溶于水,且不与稀盐酸反应。
②FeCl3溶液遇到硫氰化钾(KSCN)溶液能够很灵敏地显现出红色。
③FeCl3只能在较强的酸性溶液中存在,若pH>3.8时,FeCl3会完全与水发生反应生成Fe(OH)3沉淀。
④已知反应:CaCl2+Na2CO3═CaCO3↓+2NaCl。
(假设猜想)
(1)该小组同学一致认为废液中一定含有CaCl2,任用一个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原因:_____。
(2)结合以上资料,该小组同学做出以下三种合理的猜想。
猜想1:溶质只有CaCl2。
猜想2:_____。
猜想3:溶质有CaCl2,HCl和FeCl3。
请写出猜想3中有HCl和FeCl3的依据分别是_____、_____。
(实验验证)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步骤1:取少量过滤后的废液于试管中,滴加①_____溶液 | 溶液没有变红 | 废液的溶质中不含FeCl3 |
步骤2:另取少量过滤后的废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的Na2CO3溶液 | 先有气泡冒出,然后②_____ | 猜想2成立 |
(反思评价)根据实验结论,实验结束后若要回收CaCl2溶液,正确的操作是向废液中加入过量的_____,过滤。
利用所学化学知识判断,有错误的一组是( )
A安全常识 | B物质的鉴别与除杂 |
①H2、CH4都是可燃气体﹣﹣点燃前需检验纯度 ②炒菜油锅不慎着火﹣﹣立即用锅盖盖灭 ③稀释浓硫酸﹣﹣将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并不断搅拌 | ①鉴别硝酸铵和硫酸铵﹣﹣加熟石灰研磨,闻气味 ②硬水和软水﹣﹣加肥皂水可以区分 ③除去NaCl溶液中混有的少量Na2CO3﹣﹣滴加CaCl2溶液至不再产生沉淀,过滤 |
C化学常识 | D元素与人体健康 |
①食品包装放入生石灰﹣﹣防止受潮 ②气体较液体易压缩﹣﹣气体物质分子间隔较大 ③用洗涤剂洗刷餐具﹣﹣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 | ①缺氟﹣﹣易产生龋齿 ②吃水果、蔬菜﹣﹣可以补充维生素 ③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氧元素 |
A. A B. B C. C D. D
学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在学习了酸碱盐的性质后同老师到化学实验室中对酸碱盐进行了探究。
【实验探究一】 酸碱中和反应
实验小组在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进行中和反应操作时,忘记预先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酚酞试液,为判断反应进行的程度,决定对反应后溶液的性质进行以下探究:
【猜想假设】猜想①盐酸不足量; 猜想②恰好完全中和; 猜想③盐酸过量
【方案设计】(并填写表中的空格)
实验方案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方案一 | 取适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加几滴无色的酚酞试液,振荡 | 溶液变红色 | 猜想①正确 |
方案二 | 用一根洁净的玻璃棒蘸取反应后的溶液滴在pH试纸上,把试纸呈现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照 | pH=7 | ______ |
方案三 | 取适量锌粒于试管中,加入适量反应后的溶液 | _______ | 猜想③正确 |
【评价反思】甲同学按方案一进行实验,观察到溶液未变色,则甲同学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猜想②正确 B、猜想③正确 C、猜想②或③正确
【实验探究二】 探究盐的性质
盐的代表是碳酸钠(Na2CO3),它是食用碱的主要成分(常含有少量的NaCl)。兴趣小组的同学为测定市售食用碱中Na2CO3的含量,设计了如图实验装置:
设计思路:用空气将装置B中生成的二氧化碳缓缓吹入装置D中,利用装置D的质量变化测定食用碱中Na2CO3的含量。请结合实验装置和设计思路,回答下面问题:
①装置D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装置A的作用是____________,装置E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
③缓缓通入空气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
④若撤除装置A,直接通入空气会导致实验结果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若撤除装置C,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是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