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实验室可选用下列装置制取气体:
(1)写出图中标有①、②的仪器名称:①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
(2)小强想用高锰酸钾制取较纯净的氧气,他应选择上述装置中的A和_______(填字母)进行组装。你认为A装置中还缺少______。在实验时,小强应如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______
当氧气收集满并取出集气瓶后,停止该实验的正确操作步骤是_____小强制取氧气的反应的符号表达式是:______。
(3)要检验如图的装置的气密性,操作是:先关闭分液漏斗活塞,向④中_____,将瓶③浸泡在盛有水和冰块的烧杯中,若④中________________,则该装置不漏气。
(4)若用如图的装置进行“排空气法”收集制取的H2,请把图中的“导气管”补画完整。_______________
【答案】试管 酒精灯 D 棉花 连接装置,把导管放入水中,双手紧握试管,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证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再停止加热。 KMnO4K2MnO4+MnO2+O2 加入适量的水,液封导管口。 导管内形成一段水柱。
【解析】
(1)①仪器名称是试管,故填试管。
(2)②仪器名称是酒精灯,故填酒精灯。
(3)收集比较纯净的气体,应该用排水法,故选D。
(4)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应该在试管口处放一团棉花,故填棉花。
(5)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的操作是连接装置,把导管放入水中,双手紧握试管,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证明装置气密性良好,故填连接装置,把导管放入水中,双手紧握试管,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证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6)加热固体制取气体时,停止实验的正确操作步骤是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再停止加热,故填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再停止加热。
(7)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故文字表达式写为:KMnO4K2MnO4+MnO2+O2。
(8)检查装置气密性时,应将导管的出气端浸入水中,故填加入适量的水,液封导管口。
(9)将瓶③浸泡在盛有水和冰块的烧杯中,瓶内气体遇冷,压强减小,大气压会将瓶④中的水压向瓶③,从而在导管内形成一端液柱,故填导管内形成一段水柱。
(10)氢气的密度小于空气的密度,氢气应从短管进入瓶内,故装置图画为。
![](http://thumb.zyjl.cn/images/loading.gif)
【题目】小王进行H2O2溶液制O2的实验探究。结合下列过程,回答有关问题:
(1)MnO2(一种黑色难溶于水的粉末)作催化剂:向5mL5%的H2O2溶液中加入少量MnO2,产生大量气泡。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证明产生的气体是O2的方法是_____。
(2)FeC13溶液(一种黄色液体)作催化剂:向5mL5%的H2O2溶液中加入2滴一定浓度的 FeC13溶液,立即产生大量气泡。
(已知) FeCl3溶液中主要含有三种微粒:H2O、Fe3+、Cl—
(问题)哪种微粒对H2O2溶液的分解起催化作用?
(假设)假设一:可能是H2O 假设二:可能是Fe3+ 假设三:可能是Cl—
(分析)①小李认为假设一不可能成立,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
步骤 | 操作 | 现象 |
1 | 其他条件不变,向H2O2溶液中加入NaCl溶液(含有H2O、Na+、Cl—) | 无明显变化 |
2 | 其他条件不变,向H2O2溶液中加入Na2SO4溶液(含有H2O、Na+、SO42—) | 无明显变化 |
3 | 其他条件不变,向H2O2溶液中加入Fe2(SO4)3溶液(含有H2O、Fe3+、SO42—) | 产生大量气泡 |
(结论)②假设__________成立,而假设一和另一种假设不成立。
(3)实验反思
①对于步骤3而言,步骤2主要是为了排除__________(填微粒符号)对实验的影响。
②催化剂比较:从便于回收再利用的角度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更适合做该反应的催化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