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A~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这五种物质分别由:H、O、N、Ag、Cl、Na六种元素中的1-3种元素组成。请回答下列问题。
(1)A物质中两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1:1,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16,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可以生成助燃性气体B,写出有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
(2)打开盛放C物质的瓶盖,闻到有刺激性气味,该溶液的pH为2,C与D的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
(3)E物质容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而被潮解,同时还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所以必须密封保存。E的俗名为________(写一种即可)。
【答案】
烧碱(合理即可)
【解析】
(1)B为助燃性气体,可推出B为氧气,A物质中两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1:1,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16,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可以生成氧气,可推出A为过氧化氢,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可生成水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打开盛放C物质的瓶盖,闻到有刺激性气味,该溶液的pH为2,可推出C物质为盐酸,盐酸能与D的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可推出D物质为硝酸银,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E物质容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而被潮解,同时还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可推出E物质为氢氧化钠,氢氧化钠的俗称有苛性钠、烧碱等。
![](http://thumb.zyjl.cn/images/loading.gif)
【题目】小明同学在课外阅读中得知:钾是一种活泼金属,常温下能与氧气、水发生反应,其中钾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在实验室,该同学先取50mL 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硫酸铜溶液于烧杯中,再取绿豆大小的钾投入硫酸铜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和蓝色滤渣,并对滤液的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滤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查阅资料]已知K2SO4的水溶液呈中性。
[猜想与假设]猜想一: K2SO4
猜想二: K2SO4、 KOH
猜想三: K2SO4、CuSO4
猜想四: K2SO4、 CuSO4、KOH
其中猜想不合理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方案与验证]
实验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实验一 | 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观察现象 | 溶液为无色 | 猜想__________不成立 |
实验二 | 另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酚酞试剂 | 无明显现象 | 猜想__________不成立 |
实验三 | 常温下, 再取少量滤液,测溶液酸碱度 | pH=7 | 猜想__________成立 |
写出实验中生成蓝色滤渣的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
[拓展延伸]金属钾在运输、保存中应该注意的是:__________。
【题目】某化学学习小组的同学对一瓶敞口放置氢氧化钙固体的化学成分产生了兴趣,他们根据自己所学知识进行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该瓶药品的化学成分是什么?
[查阅资料](1)氢氧化钙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而变质。
(2)氢氧化钙的溶解度曲线如图:
[猜想假设]猜想一:Ca(OH)2
猜想二:__________
猜想三:CaCO3
[实验验证]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1)取1g样品放入盛有5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静置 | 烧杯底部有较多固体未溶解 | 样品中含有CaCO3 |
(2)取实验(1)中上层清液少许于试管中,再向试管中滴加2~3滴无色酚酞试液 | _____________ | 样品中含有Ca(OH)2 |
[得出结论]甲同学认为猜想二正确。
[反思交流]
(1)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结论不合理,他认为猜想_____也可能正确,原因是______。
(2)丙同学认为要想验证猜想二正确,还需做如下实验:取实验(1)中未溶解固体于试管中,向试管中滴加适量稀盐酸,如有_______,则猜想二正确。
[拓展提升]要想验证反应后物质的成分,除需验证有生成物以外,还应考虑反应物是否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