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某地温泉中富含硫、铜、锌等,可以治疗皮肤病。这里的“硫、铜、锌”指的是
A. 分子 B. 原子 C. 元素 D. 单质
实验室常用下列装置来制取氧气:
(1)写出图中有标号仪器的名称:a_____;b_____;
(2)B、C装置均可用来制取氧气。若用B装置来制取氧气,长颈漏斗添加药品的名称_____;与B装置比较,C装置的优点是_____,若用A装置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利用加热一种暗紫色固体制取氧气,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可以用D装置收集氧气的原因是_____,
(4)若用如图G装置收集较纯净氧气,可先在G装置中装满水,气体从_____进入(填“c”或“d”);
(5)实验室常用氯化铵固体与碱石灰固体共热来制取氨气。常温下氨气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若制取并收集氨气,应该从上图A-E中选择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分别是_____、_____,
(6)以下是某研究小组探究影响反应速率部分因素的相关实验数据。
实验序号 | 过氧化氢溶液浓度%溶 | 过氧化氢溶液体积/mL | 温度/℃ | 二氧化锰的用量/g | 收集氧气的体积/mL | 反应所需的时间/s |
① | 5 | 1 | 20 | 0.1 | 4 | 16.75 |
② | 15 | 1 | 20 | 0.1 | 4 | 6.04 |
③ | 30 | 5 | 35 | 2 | 49.21 | |
④ | 30 | 5 | 55 | 2 | 10.76 |
a.通过实验③和④对比可知,化学反应速率与温度的关系是_____;
b.若用一定量15%的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为了减小反应速率,可加适量的水稀释,则产生氧气的总重量将_____选填“减小、不变或增大”)。
许多物质在常温时能与空气中的氧气、水蒸气、二氧化碳等物质发生反应而变质,下面我们对有关物质的变质情况进行探究。
探究一 生石灰常用作食品干燥剂,但是撕开包装袋后的生石灰常常粘接成块,其原因是__(写出任意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探究二 实验室有一瓶敞口放置的氢氧化钠溶液,对该溶液是否完全变质,小文同学进行如下探究: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结 论 |
(1)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足量氢氧化钡溶液。 | 有白色沉淀生成 | 氢氧化钠溶 液部分变质 |
(2)过滤,向滤液中加入____(填写一种盐溶液的化学式)。 | ______ |
(反思评价)经分析该实验存在明显的不足,我的改进建议是____。除去该氢氧化钠溶液中的杂质,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
(归纳整理)验证物质是否变质,其实质是要验证变质后的物质是否存在;验证物质是否完全变质,还要验证变质前的物质是否存在。
探究三 实验室常用的干燥剂“碱石灰”是CaO和固体NaOH的混合物,智慧小组对一瓶久置的“碱石灰”变质情况作了如下探究。
(提出猜想)变质的碱石灰样品的主要成分可能含有氧化钙、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碳酸钙和____(填化学式或名称均可,下同)。
(实验探究)小组讨论后设计如下实验进行探究:
(思考分析)碱石灰样品中一定不含___,溶液A中溶质的组成可能有__种不同的组合。
(延伸探究)为了进一步验证碱石灰样品的成分,同学们继续设计实验:取少量溶液A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溶液和无色酚酞溶液,静置。小组同学对可能出现的现象、溶液A中溶质、碱石灰样品的成分进行如下
可能出现的实验现象 | A中溶质 | 碱石灰样品成分 |
有白色沉淀生成,上层清液为红色 | ___ | 一定含有碳酸钠和氢氧化钙。 |
有白色沉淀生成,上层清液为无色 | ___ | ___ |
(实践运用)由上述实验说明,实验室中“碱石灰”应密封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