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题目内容
据中央电视台6月3日对云南抚仙湖湖底古城考古的现场报道,科学家曾通过测定古生物遗骸的碳14含量来推断古城年代。碳14原子的核电荷数为6,相对原子质量为14。下列关于碳14原子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中子数为6
B.质子数为6
C.电子数为6
D.质子数与中子数的和为14
试题答案
相关练习册答案
A
A、由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为14,质子数为6,则中子数为14-6═8,说法错误.
B、由碳-14原子的核电荷数为6,根据质子数等于核电荷数,则质子数为6,说法正确.
C、因质子数等于电子数,质子数为6,则电子数为6,说法正确.
D、因核电荷数为6,根据质子数等于核电荷数,则质子数为6,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为14,说法正确.
故选A.
练习册系列答案
王朝霞小升初重点校系列答案
专项卷和真题卷系列答案
文曲星中考总复习系列答案
问题引领系列答案
先锋题典系列答案
知识大集结系列答案
随堂口算系列答案
小学升学夺冠系列答案
培优好题系列答案
培优60课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下列各组粒子中,每一粒子所含的质子数、电子数都是10的是( )
A.He、Ne、Ar
B.Na
+
、Mg
2
+
、Al
3
+
C.Ca、Mg、Al
D.Ne、H
2
O、NH
3
1999年度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艾哈迈德·泽维尔(Ahmed Hzewail)开创了化学研究新领域,他运用了激光光谱技术使观测化学反应时分子中的原子运动成为可能,你认为该技术不能观察到的是
A.原子中原子核的内部结构
B.化学反应中原子的方向
C.化学变化中生成物分子的形成
D.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分子的分解
在“宏观——微观——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是: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如图所示,在烧杯甲中加入蒸馏水,滴入两滴酚酞试液得到无色溶液,在烧杯乙中装入浓氨水,用一只大烧杯罩在一起,几分钟后,发现甲中溶液变红色。
对上述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①甲内滴入的酚酞要过一会儿才能变色,与乙无关
②大烧杯壁上沾有某种物质散发出的肉眼看不到的微粒与甲中溶液接触,使其变红
③乙中的浓氨水中有肉眼看不到的微粒运动出来,进入甲中溶液,使其变红
④氨水能使酚酞试液变红
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③④
几种原子的核电荷数如下表所示:
原子名称
碳原子
氮原子
氧原子
磷原子
硫原子
核电荷数
6
7
8
15
16
具有相同原子数和电子数的分子或离子叫等电子体,等电子体具有相似的结构和性质。由上表中的数据判断下列各组粒子中属于等电子体的是
A.NO和O
2
B.CO和N
2
C.SO
2
和CO
2
D.PO
4
3—
和CO
3
2-
居里夫人在1898年从几吨的含铀废料中提炼出0.3g镭。已知镭元素的核电荷数为88,相对原子质量为226,则镭原子的核内中子数与质子数之差为
A.226
B.88
C.138
D.50
对下列事实或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
选项
事实或现象
解释
A
八月桂花,十里飘香
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着
B
水银温度计里的水银热胀冷缩
分子大小随温度改变而改变
C
25m
3
石油气可加压装入0.024m
3
的钢瓶中
分子间是有间隔的
D
炎热的夏天自行车车胎容易爆裂
分子质量很小,体积很小
美国铱星公司(已破产)原计划发射77颗卫星,以实现全球卫星通讯,铱元素原子核外的电子数与其要发射卫星的数目相等。下列关于铱元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铱原子的质子数是70
B.铱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77
C.铱原子的核电荷数为77
D.铱元素为非金属元素
关 闭
试题分类
高中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地理
初中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地理
小学
数学
英语
其他
阅读理解答案
已回答习题
未回答习题
题目汇总
试卷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