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将物质进行分类是科学研究的一种常用方法。下面物质分类正确的是
A.碱:纯碱、熟石灰、苛性钠
B.氧化物:水、干冰、过氧化氢
C.纯净物:食盐、白酒、空气
D.无机物:氧气、氯化镁、硫酸钡
下列有关空气叙述错误的是( )
A.空气中稀有气体的体积分数约为0. 03%
B.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二氧化碳
C.空气中的氮气和二氧化碳都可以用来生产化肥
D.空气作为人类生产活动的重要资源,广泛用于运输、电光源灯领域
FeS2常用于在接触法制硫酸过程中产生SO2,其化学方程式为4FeS2+11O22X+8SO2,则X的化学式为
A. FeO B. Fe3O4
C. Fe2O3 D. FeSO4
有一包白色固体粉末,可能由硫酸钠、硝酸钾、硝酸铵、碳酸钙、氯化钡、硫酸铜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做实验得以下结果:
(1)将此固体粉末加到水中,得到白色沉淀和上层无色清液;
(2)过滤后,在滤出的白色沉淀里加入稀硝酸,白色沉淀部分溶解并有无色气体生成,该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3)在滤液中,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气体,该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由此实验推断:该粉末中一定含有________; 一定不含有_______________;可能含有________。(填化学式)
如图是 A、B、C 三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根据图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1℃时,将A、B、C 各 10 g 放入50g水中,充分搅拌,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均相等
B.t2℃时,A、B、C 溶液的质量分数一定相等
C.t3℃时,取相同质量的 A、B、C 三种饱和溶液降温到 t1℃,析出晶体最多的是 A,变成不饱和溶液的是 C
D.取 12gA 放入 t1℃时的 100g 水中,充分搅拌后全部溶解,说明 A 溶于水时吸热
某化学小组的同学对过量炭粉与氧化铁反应产物中气体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猜想)猜想Ⅰ:气体全部为CO;
猜想Ⅱ:气体全部为_________;
猜想Ⅲ:气体除CO外,还含有__________。
(查阅资料)CO气体能使湿润的氯化钯试纸变蓝色。
(实验方案)小组的同学设计了下图所示的装置并进行探究。
(问题讨论)
(1)实验开始前应先通入N2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
(2)若B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猜想_______不正确。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3)实验证明猜想Ⅲ是正确的,则D中出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
(4)写出A中可能生成一氧化碳气体的1道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
(5)从环保角度,你认为该实验还要在装置D导管末端__________________。
漂白粉是常用消毒剂和漂白剂,主要成分为次氯酸钙〔Ca(ClO)2〕,其原理是:Ca(ClO)2 + CO2 +H2O=X +2HClO,生成的HClO具有强氧化性,能杀菌消毒。
(1)X的化学式是_________。
(2)HClO属于__________(填物质类别)。
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用下图装置进行以下实验。
若广口瓶中收集满 CO2 气体后,关闭 K1、K2,分液漏斗中加入 NaOH 溶液,右侧导气管伸入盛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中。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注入足量 NaOH 溶液,关闭分液漏斗的活塞,一段时间后,打开 K2,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写出该实验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40℃时,将等质量的甲、乙固体分别放入各盛有100g水的两个烧杯中,充分搅拦后并降温至20℃,现象如左图所示,有关甲和乙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1)左上图中一定属于饱和溶液的是_____(填序号),烧杯①中溶解的溶质是_____(填甲或乙)
(2)20℃时140g甲的饱和溶液稀释成10%的溶液,需加水_____g;
(3)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
A 上图中A中上层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B中溶液溶质质量分数
B 上图中B、C、D烧杯里的溶液都可能是饱和溶液
C 从甲、乙的饱和溶液中提纯乙可采用升温的方法
D 甲、乙的饱和溶液分别从40℃降温到20℃,得到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E 20℃时可用40%乙溶液稀释成10%的溶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