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 因为H2O和H2O2的组成元素相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
B. 因为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所以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C. 因为点燃H2与O2混合气体可能爆炸,所以点燃H2与N2的混合气体也可能爆炸
D. 因为氧化物都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氧化物
【答案】B
【解析】
A、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H2O和H2O2的组成元素相同,但它们的分子不同,因此它们的化学性质不同,故A错误;
B、因为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所以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故B正确;
C、氢气能在氧气中燃烧,点燃H2与O2混合气体可能爆炸,氮气没有助燃性,点燃H2与N2的混合气体不可能爆炸,故C错误;
D、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例如碳酸钙中含有氧元素,但是不属于氧化物,故D错误。故选B。
【题目】科学探究中常用到推理的方法。根据下列实验事实推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编号 | 事实 | 结论 |
A | 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是化合反应并放热 | 所有化合反应都是放热反应 |
B | 二氧化碳气体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 | 能使燃着木条熄灭的气体一定是二氧化碳 |
C | 单质中只含同一种元素 | 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
D | 镁条在空气中燃烧,质量减轻 | 该反应仍然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
A. A B. B C. C D. D
【题目】下列实验方案设计正确的是( )。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方案 |
A | 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 |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 |
B | 除去一氧化碳气体中混有的二氧化碳 | 将混合气体通过灼烧的氧化铜粉末 |
C | 鉴别硬水和软水 | 加肥皂水,振荡后观察现象 |
D | 获取纯净水 | 将河水过滤 |
A. A B. B C. C D. D
【题目】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后,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物质 | 甲 | 乙 | 丙 | 丁 |
反应前质量/g | 5 | 2 | 20 | 22 |
反应后质量/g | X | 11 | 28 | 5 |
A. 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B. X的值为5
C. 乙、丙的相对分子质量比为9:8 D. 甲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题目】小华在自家厨房中发现一袋未开封的白色粉末状食用物,包装袋上的字迹不太清楚,于是他带到化学实验室和小组同学一起探究其成分。
(提出问题)包装袋内的白色粉末到底是什么物质?
(猜想假设)猜想1:可能是食盐; 猜想2:可能是淀粉;
猜想3:可能是纯碱(化学式为_______); 猜想4:可能是小苏打。
(资料查阅)(1)有关物质的信息如下:
物质 | 氯化钠 | 纯碱 | 小苏打 |
常温下的溶解度/g | 36 | 21.5 | 9.6 |
常温下稀溶液的pH | 7 | 11 | 9 |
(2)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生成碳酸钠和二氧化碳等,碳酸钠受热不分解。
(实验探究) (1)小彤取样品放入适量的水中,搅拌形成了无色溶液,于是她排除了猜想_____。
(2)小青取上述少量溶液,向其中滴加酚酞试液,溶液变红,他推断出该白色粉末一定不是猜想___。小华由此现象认为猜想3正确,但小组成员都认为小华的结论不严密,理由是__。
(交流提升)成员认为可以通过加热或定量实验来确定粉末的组成。于是该小组又进行了下面的
方案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1.加热法 | 取一定量的样品于试管中,加热,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 | ___ | 猜想4正确 |
2.定量法 | 取15g样品,加入100mL常温下的水,搅拌 | ___ |
实验:
(反思拓展)小苏打也可用作治疗胃酸过多的药剂,反应的原理为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