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下列叙述及对应的化学方程式、所属基本反应类型都正确的是( )
A | 洗去试管壁上附着的铜 | Cu+H2SO4=CuSO4+H2↑ | 置换反应 |
B | 酸雨的形成 | CO2 + H2O = H2CO3 | 化合反应 |
C | 用铁桶盛放稀盐酸 | Fe +2HCl=FeCl2+H2 ↑ | 置换反应 |
D | 拉瓦锡探究质量守恒定律 | 2HgO | 分解反应 |
A. AB. BC. CD. D
【答案】C
【解析】
A、铜和稀硫酸不反应,故A不正确;
B、酸雨是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等溶于水形成的,故B不正确;
C、用铁桶盛放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 +2HCl=FeCl2+H2 ↑,属于置换反应,故C正确;
D、2HgO2Hg+O2↑是拉瓦锡测定空气成分的实验原理,故D不正确。故选C。
![](http://thumb.zyjl.cn/images/loading.gif)
【题目】请根据下列各图中提供的信息回答问题:
(1)仪器①的名称是_______。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发生装置_______(填字母序号),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A与D组合制到较纯净的氧气,马明同学观察到装置D中的水变为红色,相应的改进措施是_____。若用该装置收集的氧气也不纯,原因可能是:_________(写一点)。当观察到__________的现象时,说明氧气已收集满。
(3)比较用过氧化氢溶液和用氯酸钾固体制取O2的方法,两者的共同点是____。
A发生装置相同 B都可用MnO2做催化剂 C完全反应后剩余固体的成分相同
(4)实验室制取CO2一般有六个步骤: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②按要求装配好仪器; ③向漏斗中注入酸液;④向仪器①中放入小块的大理石;⑤用燃着的木条靠近集气瓶口验满;⑥收集气体。则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__(填数字序号)。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装置B、C都可用来制取二氧化碳,装置C相对于装置B在操作方面的优点是_________。
(5)若用G装置进行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检验二氧化碳已满的方法是_________;细心观察发现:G装置中的广口瓶与收集气体的集气瓶都有磨砂部分,所不同的是集气瓶的磨砂部分位于________。
A瓶底内壁 B瓶口边缘 C瓶颈内壁 D瓶底外壁
(6)实验室用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氨气(已知:氨气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则实验室制取氨气可选用的实验装置组合为______(填序号,在A-F中选);
(7)实验室用双氧水制氧气。某同学为研究MnO2粉末用量对双氧水分解速率的影响,做了以下实验:采用不同质量的MnO2粉末做催化剂,每次均用30mL 10%的双氧水(其他实验条件均相同),测定收集500mL氧气所用的时间,结果如表:
序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MnO2用量/g | 0.1 | 0.2 | 0.3 | 0.4 | 0.5 | 0.6 | 0.7 | 0.8 | 0.9 |
所用时间/s | 17 | 8 | 6 | 3> | 2 | 2 | 2 | 2 | 2 |
①写出上述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
②该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