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1)请完成下列实验报告
实验
现象
文字表达式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瓶底放少量细沙和水的原因是:
(2)为了确定蜡烛燃烧的产物。进行如下操作。
实验步骤
实现现象
结论
①点燃蜡烛。
                      
现象:      
证明蜡烛在空气中燃烧后的产物中有        
③将内壁蘸有     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
现象:        
证明蜡烛在空气中燃烧后的产物有二氧化碳
 

(1)
实验
现象
文字表达式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放热
铁+氧气四氧化三铁
瓶底放少量细沙和水的原因是:防止高温熔融物溅落到瓶底使瓶底炸裂
(2)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
①点燃蜡烛。
②将一个干冷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
现象:烧杯内壁有水雾出现      
证明蜡烛在空气中燃烧后的产物中有水生成   
③将内壁蘸有  澄清石灰水  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
现象: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试题分析:(1)
实验
现象
文字表达式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放热
铁+氧气四氧化三铁
瓶底放少量细沙和水的原因是:防止高温熔融物溅落到瓶底使瓶底炸裂
(2)
实验步骤
实现现象
结论
①点燃蜡烛。
②将一个干冷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
现象:烧杯内壁有水雾出现
证明蜡烛在空气中燃烧后的产物中有水生成。 
③将内壁蘸有  澄清石灰水  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
现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证明蜡烛在空气中燃烧后的产物有二氧化碳
 
点评:识记内容,难度不大,铁丝燃烧,瓶底放少量细沙和水,防止高温熔融物溅落到瓶底使瓶底炸裂。
二氧化碳能是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这个现象可以检验二氧化碳气体。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某化学课外兴趣小组的同学欲探究三聚氰胺(化学式为C3H6N6)的制取原理:
【查阅资料】
(1)目前,化工企业常用尿素合成法制取三聚氰胺。即以尿素[化学式:CO(NH2)2]为反应物,硅胶为催化剂,在380℃至400℃的温度下,沸腾反应、冷凝得到三聚氰胺,同时产生两种无色气体,其中一种气体具有刺激性气味。
(2) NO是无色气体,不溶于水,在空气中能迅速氧化为红棕色NO2气体。
【提出问题】
反应生成的两种气体是什么?
【假设猜想】
根据资料及反应物质判断,生成的两种气体可能是:
①二氧化碳和水蒸气;②二氧化碳和氨气;③二氧化碳和氮气;④二氧化碳和二氧化氮;
提出以上猜想的依据是                     
你认为合理的猜想是(填序号)     ,理由是                           
【设计实验】
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下图所示实验摸拟制取三聚氰胺,并验证猜想。

A装置的作用是使生成的三聚氰胺迅速凝华而与气体分离。
【实验现象和分析】
(1)实验观察到B中棉花变红,则证明生成      ,同时看到D中___________现象,说明还生成了二氧化碳,D中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C中稀硫酸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
【实验结论】
根据资料和实验现象分析可知,用尿素分解制取三聚氰胺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
某化学兴趣小组按照课本实验方法(如下图),做木炭与氧化铜反应的实验时,发现很难观察到紫红色铜的生成,却往往有暗红色固体出现。他们决定对这个实验进行探究和改进。
   
【提出问题】暗红色的固体是什么?如何选择合适条件,使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现象更明显?
【查阅资料】铜有+1和+2两种化合价,通常情况下,氧的化合价为-2,碳的化合价为+4或-4。
【猜想与假设】
(1)同学们认为这种暗红色固体可能是一种化合物,并猜测它的化学式为                 
(2)同学们还认为,通过改变反应物的状态、质量比,以及反应装置,可以使该实验现象更加明显,减少出现暗红色固体的情况。
【分析与交流】
(1)小吴建议用超细炭粉与氧化铜粉末进行实验。你认为这样建议的原理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小周建议用图乙装置替代甲装置。与甲相比较,乙装置中将试管直立放置的作用是
                                                                      
【实验与结论】
同学们决定按改进后的方案进行实验,他们在检验了乙装置的                后,往试管中加入已干燥的药品并开始加热,当看到澄清的石灰水刚出现浑浊时,       (填“可以”或“不能”)确定氧化铜和炭粉已经开始反应。
不久,即可看到试管底部变红热,停止加热后,仍能看到红热现象,并沿试管底部自下而上蔓延,这个现象说明该反应是       (填“吸”或“放”)热反应。
待产物冷却后,同学们终于找到了期待已久的紫红色铜珠,实验获得了圆满成功。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