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下列说法或做法错误的是( )
A. 火场逃生时在有烟雾的地方匍匐前进
B. 每个公民都应树立节约用水的意识
C. 处理金属废弃物的方法是将废金属填埋
D. 二氧化碳在大气中含量增多会引起温室效应
小丽同学发现自己的铜制镜框表面出现了绿色的“铜锈”,利用兴趣小组活动的时间,小丽和几位同学对铜锈产生的条件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铜生锈的条件是什么?
(查阅资料)铜锈的主要成分是Cu2(OH)2CO3(俗称铜绿)。
(作出猜想)铜生锈的条件是铜与H2O、CO2接触。
(进行实验)将4小块铜片(长度和宽度相同)按下图装置所示放置一个月,结果如下:
编号 | ① | ② | ③ | ④ |
实验 | ||||
现象 | 铜片表面有绿色物质 | 无明显现象 | 无明显现象 | 无明显现象 |
(得出结论)铜生锈的条件是与H2O、CO2接触。。
回答问题:
(1)铜绿由_____种元素组成。
(2)小组同学作出“铜生锈的条件是铜与H2O、CO2接触”这一猜想,其理由是_____。
(3)对比实验①③得到的结论是_____。
(4)能说明铜生锈与H2O有关的实验是_____。
(5)经过反思,小刚同学对所得结论提出疑议:与氧气接触也可能是铜生锈的条件之一。小丽同学认为实验①、④对比即可说明铜生锈与氧气有关。请判断小丽的说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_____。
(6)通过实验证明,铜生锈的条件是铜与氧气、水、二氧化碳接触。由此,你对保存铜制品的建议是_____。
长郡双语实验中学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将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硫酸混合,没有观察到明显的现象,他们对此提出了如下问题并进行了相应探究:
问题一:二者之间是否发生了反应?他们设计了如下方案证明二者之间确实发生了反应:
(1)可以选择的试剂组合有____________(填序号)。
①试剂A:足量稀硫酸,试剂B:MgCl2溶液
②试剂A:足量稀硫酸,试剂B:铁粉
③试剂A:少量稀硫酸,试剂B:MgCl2溶液
④试剂A:少量稀硫酸,试剂B:铁粉
(2)小玮认为:若选用_________溶液,不管加入顺序如何,只需控制加入稀硫酸的量也能证明二者发生了反应。
问题二:反应后溶液中溶质有哪些?
(猜想假设)猜想一:只有Na2SO4;猜想二:Na2SO4和NaOH;猜想三:Na2SO4和H2SO4。
(查阅资料)①Na2SO4溶液显中性,②Na2SO4+BaCl2=BaSO4↓+2NaCl。
(实验操作)分别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编号 | 实验过程 | 实验现象 |
① | 加入酚酞溶液 | 不变红 |
② | 加入少量BaCl2溶液 | 产生白色沉淀 |
③ | 加入少量(3)______溶液 | 没有气泡产生 |
(实验结论)猜想一成立。
(实验反思)小光认为,实验(4)________(填实验编号)可省略。小娟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中于试管中,加入红色固体(5)___________(填化学式),观察到红色固体不溶解,也得出了相同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