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某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如图,则下列说法中,不合理的是( )
A.该反应属于氧化反应 |
B.甲、乙两物质参加反应的质量比为13:16 |
C.物质丁的化学式是H2O |
D.反应前后氧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 |
B
解析试题分析:仔细阅读化学反应微观过程图可知,乙物质是氧气,甲与氧气发生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故选项A的叙述是正确的;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物质丁的化学式是H2O,选项C是正确的;因为反应前氧元素是以单质的形式存在化合价为0,反应后以化合物水的形式存在,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所以D选项反应前后氧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是正确的;甲、乙两物质参加反应的质量比为7:40所以B选项是错误的
考点:氧化反应的概念、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化合价的判断及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的计算
![](http://thumb.zyjl.cn/images/loading.gif)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某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如图,则下列说法中,不合理的是( )
A.该反应属于氧化反应 |
B.甲、乙两物质参加反应的质量比为13:16 |
C.物质丁的化学式是H2O |
D.反应前后氧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 |
关于Cu与Cu2+说法不正确的是
A.质量相差很大 | B.Cu2+和Cu都是铜元素 |
C.Cu2+和Cu核外电子数不相同 | D.Cu2+得到2个电子后能变为Cu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 | B.化合物中一定含有不同种元素 |
C.混合物一定由不同种分子构成 | D.含氧元素的物质一定是氧化物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加热高锰酸钾完全反应后的剩余物是纯净物 |
B.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说明氧气具有可燃性 |
C.1L芝麻与1L大米混合,总体积小于2L。可用微粒之间有间隙的性质来解释 |
D.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中,所有元素的化合价都没有变化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摩尔是国际单位制中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 |
B.1个碳原子的质量是12 g |
C.1mol二氧化碳分子中含有1mol碳原子和2mol氧原子 |
D.O2的摩尔质量是32 g |
科学家发现了一种质子数与氢原子相同,但中子数比氢原子多一个的新原子,关于此原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属于一种新元素 | B.跟普通氢原子相同的原子 |
C.是氢元素的另一种原子 | D.与氢元素的原子不同类的原子 |
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一种小球代表一种元素的原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分子的种类发生变化 |
B.反应前后原子数目没有变化 |
C.示意图中的各物质均属于化合物 |
D.该反应的本质是原子的重新组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