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
(1)物质的组成及构成关系如图1所示,图中②表示的是_____(填“分子”或“原子”)。
(2)如图2是氧、硫、氯三种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①硫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_____电子(填“得到”或“失去”)。
②氯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中x的数值是_____。
(3)氧和硫两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它们原子中的_____不同。
【答案】分子 得到 8 质子数
【解析】
由物质的组成及构成关系图1可知,水是由水分子构成,分子由原子的构成的,所以,图中②表示的是分子。
(2)①硫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6,大于4,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
②氯离子是由氯原子得到一个电子形成的,在氯离子结构示意图中x的数值是8。
(3)氧和硫两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它们原子中的质子数不同。
![](http://thumb.zyjl.cn/images/loading.gif)
【题目】某兴趣小组活动中,同学们按图1装置对“可燃物燃烧条件进行探究”。通过查阅资料,小红同学提出磷燃烧生成的大量白烟会对人体健康有危害,经过讨论后大家一致认为应该改进实验装置。
[查阅资料]白磷的着火点是40°C ,红磷的着火点是240°C。
[改进与实验]同学们按改进后的图2装置进行实验。
[实验过程]
实验现象 | 对实验现象的解释 |
a试管中白磷燃烧,热水中白磷没有燃烧 | 热水中白磷没有燃烧的原因是__________, |
b试管中红磷没有燃烧 | b试管中红磷没有燃烧的原因是___________, |
[反思与评价]
(1)改进后的图2装置与图1装置比较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
(2)小林同学指出图2装置仍有不足之处,并设计了图3装置,其中气球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填字母)。
A 收集生成的气体
B 防止有害物质污染空气
C 调节试管内的气体压强,避免橡皮塞因试管内气体热膨胀而松动
[拓展与迁移]
(3)实验结束,待a试管冷却后,如果将试管口朝下垂直伸入水面下(室温),并取下橡皮塞,将看到水进入试管。你认为如果不考虑橡皮塞占试管的容积,且实验所用白磷足量,装置气密性良好,进入a试管内液体的体积约占试管容积的________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