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1)用化学用语填空
①2个氢原子:_______;
②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________;
③2个钙离子_______;
④氩气________;
⑤水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________。
⑥若“”表示氧原子,“
”表示氢原子,则“
”的化学式为_________。
(2)写出下列数字意义:
①CO2中“2”的含义_________;
②4S2-中“2-”的含义_________;
【答案】2H N2 2Ca2+ Ar H2O2 一个二氧化碳分子中含有2个氧原子 每个硫离子带两个单位的负电荷
【解析】
(1)①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所以2个氢原子表示为2H;
②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表示为:N2;
③2个钙离子就是在钙离子的前面加上数字2,表示为:2Ca2+;
④氩气的化学式为Ar;
⑤水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可以表示为;
⑥若“”表示氧原子,“
”表示氢原子,则“
”的化学式为H2O2;
(2)①CO2中的2表示:一个二氧化碳分子中含有2个氧原子;
②元素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离子所带的电荷数,故S2-中的2表示一个硫离子带2个单位的负电荷。
![](http://thumb.zyjl.cn/images/loading.gif)
【题目】下表是氯化钠和硝酸钾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假设硝酸钾与氯化钠同时溶解在水中各自的溶解度不变,实验过程中水分损失忽略不计)。
温度(℃) | 0 | 20 | 40 | 60 | 80 | 100 | |
溶解度( | 13.3 | 31.6 | 64.0 | 110.0 | 169.0 | 246.0 | |
35.7 | 36.0 | 36.6 | 37.3 | 38.4 | 39.8 |
①由表可知影响硝酸钾溶解度的因素是___________。
②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解度相同时的温度范围是_______。
A B
C
D
③在的
水中溶解
和
,进行以下实验,已知溶液a中的硝酸钾恰好饱和:
Ⅰ.操作1的名称是___________。
Ⅱ.____克:固体C的成分和该成分的质量是_______。
Ⅲ.对整个实验过程分析正确的是______。
A开始析出晶体
B氯化钠在整个过程中一直保持不饱和状态
C上述方法不能将氯化钠和硝酸钾完全分离
D原溶液直接降温结晶。析出硝酸钾的质量不变
【题目】小明同学在一次实验中将氯化钠溶液加入到稀硫酸(H2SO4)中没有观察到明显现象,而将混合溶液加热一段时间后,意外地闻到刺激性气味
(提出问题)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猜想1:可能是二氧化硫;猜想2:可能是氯化氢;猜想3:可能是氨气。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可判断猜想_____不合理。
(查阅资料)①SO2和CO2的化学性质相似,都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氯化氢不能让澄清石灰水变浑浊;②SO2、CO和HCl的水溶液都显酸性。
(1)写出二氧化碳与石灰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2)如图1,将两支大小相同的收集满SO2和CO2的试管同时倒立于水槽中,一段时间后,实验现象如图所示,说明在相同条件下的溶解性:SO2_____( 填“>”或“<”)CO2。
(3)已知镁条在CO2中剧烈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试推测镁条在SO2中燃烧的现象为:剧烈燃烧_____。
(实验探究)如图2,小明将产生的气体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观察到_____,于是他认为猜想2正确。小丽认为小明的结论不科学,原因是_____。
(实验改进)请你利用提供的试剂,设计实验证明猜想2正确。
试剂:稀硫酸、澄清石灰水、氯化钠溶液、硫酸铜溶液、紫色石蕊溶液。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结论 |
如图,将产生的气体_____ | _____ | 猜想2成立 |
(拓展应用)实验室可用氯化钠和硫酸反应制取氯化氢气体,已知氯化氢气体极易溶于水请推测实验室制取氯化氢气体最适宜的方法为_____(填字母)。
A 加热氯化钠溶液和稀硫酸的混合物
B 加热氯化钠固体和稀硫酸的混合物
C 加热氯化钠固体和浓硫酸的混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