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空气成分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是( )
A. 氮气 B. 二氧化碳 C. 氧气 D. 稀有气体
小明发现某食品包装袋中有一个小袋,上面标有“成分:生石灰、铁粉;作用:防潮、防氧化”等字样。他想了袋内解粉末是否已失效,取少量粉末在水中充分溶解,滴入无色酚酞发现不变色。通过查阅资料获知,常温下铁在空气中不能反应生成Fe3O4和FeO,于是对粉末成分做出如下猜想:
猜想一:可能是CaCO3和Fe;
猜想二:可能是CaCO3和Fe2O3;
猜想三:可能是_____。
(实验设计)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实验与分析)
(1)向A装置中加入稀盐酸,B装置中出现浑浊现象,证明样品中含有CaCO3。
(2)若粉末中含有Fe,装置E中应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
(评价与反思)
上述实验中,如果将E装置去掉,是否还能验证粉末中含有Fe,请说明理由_____。
同学们用如图所示装置对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进行实验探究。实验步骤如下:
①将集气瓶容积划分为五等份,从下至上标上1、2、3、4作为刻度标记。
②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伸入集气瓶中并把塞子塞紧。
③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止水夹。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中红磷需稍过量,目的是_________。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2)步骤③中打开止水夹后,烧杯中的水倒流至集气瓶,集气瓶内液面上升至______处,由此可得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______。该实验同时证明了氮气有_____的物理性质。
(3)某组同学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数值小于理论值,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
如图为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粒子有2个电子层
B.该粒子有12个质子
C.该粒子为阴离子
D.该粒子已达到相对稳定结构
鉴别一瓶气体是否为氧气,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观察气体颜色 B.闻气体的气味 C.插入带火星的木条 D.倒入澄清的石灰水
构建知识网络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掌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下图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四种物质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其中 B 和D 的组成元素相同,D 极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 A 物质的化学式为_____。
(2)B 和D 的组成元素相同但性质不同,原因是_____。
(3)若 C 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则 C 为_____,B 转化为 C 的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_____反应。
(4)若 C 为不溶性固体,则 C 转化为 B 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
坐标图像能将变化过程中的某些量形象直观地表示出来。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两份等质量的氯酸钾在有、无 MnO2 的情况下加热产生氧气
B.C 还原一定质量的 CuO,固体的质量随反应时间的变化关系
C.向一定量的二氧化锰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
D.红磷在盛有空气的密闭容器中燃烧
为比较X、Y、Z三种金属活动性强弱,进行如下四个实验。从所述实验现象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A.Z>Y>X B.Y>X>Z C.X>Y>Z D.X>Z>Y
下列粒子中,带负电荷的是( )
A.原子 B.质子 C.中子 D.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