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下列实验方案的设计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 比较二氧化碳的含量

B. 研究二氧化锰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

C. 区分硬水和软水

D. 用排水法收集O2

【答案】D

【解析】

A、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图中实验,根据石灰水是否变浑浊,能比较二氧化碳的含量,故A能达到实验目的;B、要图中实验中,没有加入二氧化锰,带火星的木条不复燃;加入二氧化锰后,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了二氧化锰加快了过氧化氢的分解,故B能达到实验目的;C、硬水和软水的区别在于所含的钙镁离子的多少,可用等量的肥皂水来区分等质量的硬水和软水,产生泡沫较多的是软水,故C能达到实验目的;D、氧气不易溶于水,用图中装置收集氧气时,长导管是出水管,短导管是进气管,故D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故选D。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题目】人教版新课标化学教材九年级上册“分解过氧化氢制氧气的反应中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以及“寻找新的催化剂研究性实验,引起了化学探究小组的兴趣。

(提出问题)氧化铁能否作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的催化剂?如果能,其催化效果如何?

(实验探究)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I.分别量取5mL5%过氧化氢溶液放入A、B两支试管中,向A试管中加入ag氧化铁粉末,并分别在A、B两支试管中插入带火星木条,观察现象。

A试管中产生气泡,带火星木条复燃,B试管中无明显现象。

II.待A试管中没有现象发生时,重新加入过氧化氢溶液,并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如此反复多次试验,观察现象。

试管中均产生气泡,带火星木条均复燃

III.将实验II中的剩余物小心过滤,并将所得滤渣进行洗涤、干燥、称量,所得固体质量仍为ag。

 

IV.分别量取5mL5%过氧化氢溶液放入C、D两支试管中,向C试管中加入ag氧化铁粉末,向D试管中加入__________g二氧化锰粉末,观察现象。

D试管中产生气泡的速率比C试管快

(实验结论)

(1)A中产生的气体是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Ⅱ、Ⅲ证明:氧化铁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反应前后均没有发生变化,可以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3)写出氧化铁催化过氧化氢分解的文字或者符号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评价)

(4)实验设计IV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步骤中二氧化锰的质量应该是_______________g

(5)通过实验IV,你可以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