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下列装置进行实验.

实验目的:(1)用高锰酸钾制取一瓶氧气,做细铁丝燃烧的实验.
(2)粗略测定加热高锰酸钾所收集到的氧气体积.
反应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高锰酸钾制氧气:
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仪器认识:写出仪器①②的名称:①
装置连接:为达到实验目的(2),各装置的正确连接顺序是:(填接口的字母) a→
问题分析:用收集到的氧气做细铁丝燃烧的实验时,发现瓶底炸裂,发生失误的操作原因可能是:

实验目的:(1)用高锰酸钾制取一瓶氧气,做细铁丝燃烧的实验.
(2)粗略测定加热高锰酸钾所收集到的氧气体积.
反应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高锰酸钾制氧气:
2KMnO4
K2MnO4+MnO2+O2↑
| ||
2KMnO4
K2MnO4+MnO2+O2↑
;
| ||
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3Fe+2O2
Fe3O4
| ||
3Fe+2O2
Fe3O4
.
| ||
仪器认识:写出仪器①②的名称:①
试管
试管
;②量筒
量筒
. 装置连接:为达到实验目的(2),各装置的正确连接顺序是:(填接口的字母) a→
c→b
c→b
→d问题分析:用收集到的氧气做细铁丝燃烧的实验时,发现瓶底炸裂,发生失误的操作原因可能是:
集气瓶底部未放水或一些沙子
集气瓶底部未放水或一些沙子
.分析:高锰酸钾加热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铁丝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四氧化三铁,据此书写方程式;并依据题意确定装置连接顺序,铁丝燃烧实验集气瓶底部要预先放一些水或沙子,防止高温熔融物溅落瓶底使集气瓶底炸裂.
解答:解:反应原理:高锰酸钾加热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方程式是:2KMnO4
K2MnO4+MnO2+O2↑;铁丝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四氧化三铁,方程式是
3Fe+2O2
Fe3O4;
故答案为:2KMnO4
K2MnO4+MnO2+O2↑;3Fe+2O2
Fe3O4;
仪器认识:标号仪器分别是试管和量筒;
故答案为:试管;量筒;
装置连接:要测定分解高锰酸钾所得到的氧气的体积,由于氧气不易溶于水,所以可将气体通过B装置,利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排出的水的体积即是生成的氧气的体积;通入氧气应从c进入,随着瓶内气压增大,将水从b压入量筒内,从而测量出生成氧气的体积;
故答案为:c→b;
问题分析:用收集到的氧气做细铁丝燃烧的实验时,发现瓶底炸裂,发生失误的操作原因可能是:瓶底未放水或一些沙子;
故答案为:集气瓶底部未放水或一些沙子.
| ||
3Fe+2O2
| ||
故答案为:2KMnO4
| ||
| ||
仪器认识:标号仪器分别是试管和量筒;
故答案为:试管;量筒;
装置连接:要测定分解高锰酸钾所得到的氧气的体积,由于氧气不易溶于水,所以可将气体通过B装置,利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排出的水的体积即是生成的氧气的体积;通入氧气应从c进入,随着瓶内气压增大,将水从b压入量筒内,从而测量出生成氧气的体积;
故答案为:c→b;
问题分析:用收集到的氧气做细铁丝燃烧的实验时,发现瓶底炸裂,发生失误的操作原因可能是:瓶底未放水或一些沙子;
故答案为:集气瓶底部未放水或一些沙子.
点评:掌握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测量气体体积的方法,铁丝燃烧的相关知识即可正确该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经查阅资料知道:淀粉在适当温度和酸催化条件下可转变为葡萄糖.为探究淀粉在不同温度下转化为葡萄糖的程度,他们每人都进行了如下两步实验:
步骤1.用一支大试管取一定量淀粉与水混合,再加入适量的稀硫酸,摇匀,加热到一定的温度.实验过程中,各人控制温度不同,加热持续时间相同.
步骤2.然后用两支小试管各取少量大试管内的反应混合物,在其中一支小试管(编号为A)内滴加NaOH溶液至呈强碱性,再滴入4-5滴CuS04溶液,并加热至沸;在另一支小试管(编号为B)内滴加2-3滴碘水.观察并记录现象.
(1)由于各人控制的温度不同,出现了下列三种情况.请你根据已学知识,帮助他们完成下列实验情况汇总表.
(2)在步骤2中A试管内所加Na0H溶液的作用是 .
步骤1.用一支大试管取一定量淀粉与水混合,再加入适量的稀硫酸,摇匀,加热到一定的温度.实验过程中,各人控制温度不同,加热持续时间相同.
步骤2.然后用两支小试管各取少量大试管内的反应混合物,在其中一支小试管(编号为A)内滴加NaOH溶液至呈强碱性,再滴入4-5滴CuS04溶液,并加热至沸;在另一支小试管(编号为B)内滴加2-3滴碘水.观察并记录现象.
(1)由于各人控制的温度不同,出现了下列三种情况.请你根据已学知识,帮助他们完成下列实验情况汇总表.
现 象 | 结 论 | |
第一种 情 况 | A试管中: B试管中: | 淀粉没有转化为葡萄糖 |
第二种 情 况 | A试管中: B试管中: | |
第三种 情 况 | A试管中: B试管中: | 淀粉全部转化为葡萄糖 |
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经查阅资料知道:淀粉在适当温度和酸催化条件下可转变为葡萄糖.为探究淀粉在不同温度下转化为葡萄糖的程度,他们每人都进行了如下两步实验:
步骤1.用一支大试管取一定量淀粉与水混合,再加入适量的稀硫酸,摇匀,加热到一定的温度.实验过程中,各人控制温度不同,加热持续时间相同.
步骤2.然后用两支小试管各取少量大试管内的反应混合物,在其中一支小试管(编号为A)内滴加NaOH溶液至呈强碱性,再滴入4-5滴CuS04溶液,并加热至沸;在另一支小试管(编号为B)内滴加2-3滴碘水.观察并记录现象.
(1)由于各人控制的温度不同,出现了下列三种情况.请你根据已学知识,帮助他们完成下列实验情况汇总表.
(2)在步骤2中A试管内所加Na0H溶液的作用是 .
步骤1.用一支大试管取一定量淀粉与水混合,再加入适量的稀硫酸,摇匀,加热到一定的温度.实验过程中,各人控制温度不同,加热持续时间相同.
步骤2.然后用两支小试管各取少量大试管内的反应混合物,在其中一支小试管(编号为A)内滴加NaOH溶液至呈强碱性,再滴入4-5滴CuS04溶液,并加热至沸;在另一支小试管(编号为B)内滴加2-3滴碘水.观察并记录现象.
(1)由于各人控制的温度不同,出现了下列三种情况.请你根据已学知识,帮助他们完成下列实验情况汇总表.
现 象 | 结 论 | |
第一种 情 况 | A试管中: B试管中: | 淀粉没有转化为葡萄糖 |
第二种 情 况 | A试管中: B试管中: | |
第三种 情 况 | A试管中: B试管中: | 淀粉全部转化为葡萄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