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燃烧是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化学反应.认识燃烧,科学地利用和控制燃烧,使燃烧为人类服务是十分重要的.
(1)物质燃烧一般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物质具有可燃性是燃烧的首要条件,另外两个条件分别是______;______.
(2)下面是验证燃烧条件的实验装置图.

已知木炭是一种可燃物.请验证:木炭发生燃烧的另外两个条件中,缺少任何一个条件都不能燃烧(两个条件须分别验证),只有同时具备这两个条件才能发生燃烧.
某化学实验小组已经在完成气密性的检查后为你填装好了药品,并在整个装置中充满了氮气.请你继续设计实验步骤完成后续探究,要求实验过程中不得拆、装仪器. 
步骤操作 预计现象及得出的结论 
 澄清石灰水未变浑,说明燃烧还需要氧气
盖灭酒精灯.待仪器恢复到常温/
  
点燃酒精灯加热,继续通氧气 
(3)①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2H2O+O2
【答案】分析:可燃物的燃烧必须达到着火点并与氧气接触;氮气不支持燃烧,所以即使加热木炭达到着火点,木炭也不会燃烧.所以必须加入氧气才能燃烧.木炭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试验过程中要注意防止试管炸裂以及有毒气体的排放.
解答:解:(1)可燃物的燃烧达到俩个条件,即①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②可燃物与氧气(或空气)接触
故答案为: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可燃物与氧气(或空气)接触
(2)点燃酒精灯,加热木炭使木炭燃烧.因没有氧气木炭不燃烧,所以要通入氧气.通入氧气前要熄灭酒精灯,使仪器恢复常温,以防试管炸裂.只通入氧气石灰水未浑浊,说明燃烧还要达到着火点,所以点燃酒精灯加热并继续通入氧气,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与氧气接触和温度达到着火点这两个条件.
故答案为:
步骤操作 预计现象及得出的结论
点燃酒精灯 
 /
通入氧气/打开活塞澄清石灰水未变浑,说明燃烧还需温度达到着火点
 木炭燃烧,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与氧气接触和温度达到着火点这两个条件
(3)试验室中常用双氧水制取氧气并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化学反应式是:2H2O22H2O+O2
故①的答案为:2H2O22H2O+O2
②防止温度降低时试管内压强变小,澄清石灰水倒吸进入试管引起试管炸裂.
故②的答案为:防止温度降低时澄清石灰水倒吸进入玻璃管引起炸裂
(提到“防倒吸”或“防炸裂”即可得分)
③木炭燃烧过程中,如果氧气不充足,就会生成一氧化碳,一氧化碳是有毒气体不应直接排放到空气中.
故③的答案为:木炭燃烧的过程中可能会产生CO(此处用方程式表达亦可)
点评:本题以试验探究的形式验证了燃烧的条件,以及试验过程中的防止试管炸裂和有害气体的处理.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环保意识.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2006?镇江)燃烧是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化学反应.认识燃烧,科学地利用和控制燃烧,使燃烧为人类服务是十分重要的.
(1)物质燃烧一般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物质具有可燃性是燃烧的首要条件,下列物质中具有可燃性的是
③④⑤
③④⑤
(填物质的编号):①石灰石  ②氮气  ③铁丝  ④红磷  ⑤面粉  ⑥二氧化碳,发生燃烧的另外两个条件分别是
与氧气或空气接触
与氧气或空气接触
温度达到可燃物着火点
温度达到可燃物着火点

(2)下面是验证燃烧条件的实验装置图.

①简要叙述检验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
关闭分液漏斗的开关,把导气管放入水中,用手握住集气瓶,看是否有有气泡冒出,有气泡冒出说明气密性良好
关闭分液漏斗的开关,把导气管放入水中,用手握住集气瓶,看是否有有气泡冒出,有气泡冒出说明气密性良好

②已知木炭是一种可燃物.请验证:木炭发生燃烧的另外两个条件中,缺少任何一个条件都不能燃烧(两个条件须分别验证),只有同时具备这两个条件才能燃烧.在完成气密性检查后填装药品,并已设法在整个装置中充满了氮气.若要求实验过程中不得拆、装仪器,请设计后续的实验步骤,并按要求填表.在后续实验步骤中,有一步骤为“盖灭酒精灯,待仪器恢复到常温”,请把这一步骤用“题示”两个字填入下表相应步骤的“操作”栏中,且不必填该步骤的“预计现象及得出的结论”栏.
步 骤 操作 预计现象及得出的结论
(3)①有人建议在装置X处作下图Ⅰ所示的改动,以便可随时切断气流.这样的做法可能引起的不良后果是
试管炸裂
试管炸裂

②又有人建议在实验开始后,在Y管末端处增添一个燃着的酒精灯(下图Ⅱ),大家讨论后觉得很有必要,请用化学方程式说明理由(不需要文字说明):
2CO+O2
 点燃 
.
 
2CO2
2CO+O2
 点燃 
.
 
2CO2

③装置B在“盖灭酒精灯,待仪器恢复到常温”这一步中的作用是
防止温度降低时澄清石灰水倒吸进入玻璃管引起炸裂
防止温度降低时澄清石灰水倒吸进入玻璃管引起炸裂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