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你经常做课外家庭小实验吗?根据你的经验,下列家庭小实验不能成功的是
A. 用小苏打和柠檬酸自制汽水
B. 用10%的氢氧化钠溶液浸泡树叶,制作“叶脉书签”
C. 用花瓣制作指示剂,检验纯碱溶液的酸碱性
D. 用自制净水器把浑浊的河水变为纯净水
【答案】D
【解析】A. 用小苏打即碳酸氢钠和柠檬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可用于自制汽水,正确;B. 氢氧化钠具有强烈的腐蚀性,对叶肉有很强的腐蚀作用,故10%的氢氧化钠溶液可用来制作“叶脉书签”,正确;C. 某些植物的花瓣中含有能够遇酸碱会变色的物质,可作酸碱指示剂,检验纯碱溶液的酸碱性,正确;D. 用自制净水器可以把浑浊的河水变为澄清的水,但因仍然含有可溶性杂质,所以不是纯净水,错误。故选D。
【题目】在宏观和微观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
选项 | 事实 | 解释 |
A | 水和双氧水化学性质不同 | 分子的构成不同 |
B | 在阳光下,湿衣服比较容易晒干 | 分子运动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加快 |
C | 实验室中用化学方法可以得到氧气 | 分子之间有间隔 |
D | 稀有气体可作保护气 | 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达到相对稳定结构 |
A. A B. B C. C D. D
【题目】实验一:将一定量稀盐酸滴加到氢氯化钙溶液的小烧杯中。
【提出问题】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做出猜想】猜想I:氯化钙 猜想Ⅱ:氯化钙、氢氧化钙 猜想Ⅲ:氯化氢、氢氢化钙 你的猜想:___________
甲同学认为猜想Ⅲ不合理,理由是 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解释)。
【实验方案】
设计者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乙同学 | 取少量反应后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足量的碳酸钠溶液 | 有白色沉淀生成 | 猜想Ⅱ不正确 |
丙同学 | 取少量反应后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通入二氧化碳 | ___________ | 猜想Ⅱ正确 |
【评价与反思】
(1)以上两个设计方案中___________ 同学的方案合理,请你分析另一个方案不合理的理由:___________
(2)在分析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成分是,除了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要考虑___________
(3)请你设计实验方案证明你的猜想(简述实验步骤、现象及结论): ___________
【题目】做完氢氧化钠与稀硫酸中和反应的实验后,兴趣小组的同学对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成分产生了兴趣,请你与他们一起进行以下探究。
(提出问题)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物质?
(作出猜想)(1)甲同学认为溶液中的溶质只有Na2SO4一种物质。
(2)乙同学认为溶液中的溶质是Na2SO4和__________两种物质。
(3)丙同学认为溶液中的溶质是Na2SO4和NaOH两种物质。
(查阅资料)①Na2SO4溶液显中性。
②Al与强碱NaOH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NaAlO2)和氢气。
(实验验证)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
乙同学 实验 | 取中和反应后的溶液少许于试管中,将表面反复打磨后的铝片放入试管的溶液中 | 铝片逐渐溶解,并有大量气泡冒出,收集气体点燃,火焰呈淡蓝色 | 猜想(2)成立 |
丙同学 实验 | 取中和反应后的溶液少许于试管中,向试管中滴加几滴无色酚酞试液 | 溶液变______色 | 猜想(3)成立 |
(总结反思)丁同学根据乙、丙两位同学的实验现象,首先肯定猜想(1)不成立。经过进一步分析,丁认为乙的实验结论不正确,他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兴趣小组的同学经过充分讨论,一致认为猜想(3)成立。
(知识拓展)(1)生活中能否用铝制品来盛放强碱性溶液?_________(填“能”或“不能”) (2)写出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