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同学们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至不再产生氧气,绘制了实验过程中物质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该图像的横坐标是反应时间,则纵坐标是
A.氯酸钾的质量
B.二氧化锰的质量
C.氯化钾的质量
D.物质的总质量
【答案】C
【解析】
A. 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氧气时,氯酸钾的质量不断减少,最终变为0,故错误;
B. 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氧气时,二氧化锰的质量不变,故错误;
C. 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氧气时,氯化钾是生成物,氯化钾的质量从0开始逐渐增加,反应停止,则氯化钾质量停止增加,故正确;
D. 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氧气时,生成的氧气逸散到空气中,物质的总质量不断减小,反应停止就不再减少,故错误;
故选:C。
【题目】在野外生存训练中可通过下图所示“钻木取火“的方法取得火种。同学们对用手快速转动取火棒就能使火引子产生火苗的现象提出质疑,并在实验室和老师一起展开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燃烧的条件是什么?
(作出猜想)猜想一:燃烧需要可燃物
猜想二:燃烧需要可燃物和氧气
猜想三:__________
(进行实验)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步骤一:分别在酒精灯火焰上同时加热片刻蘸有酒精和水的棉球。 | ________ | 猜想三正确 |
步骤二:将______的乒乓球片和滤纸片分别放在一块薄钢片的两侧,加热钢片中部,如下图所示。 | ___________ | |
步骤三:在老师指导下,组装了以下装置。其操作方法是先关闭止水夹K1,打开止水央K2,将乙装置注射器中盐酸推入锥形瓶,再向烧杯中倒入80℃的热水,进行第一次观察现象。然后关闭止水央K2,打开止水央K1,将甲装置注射器中的过氧化氢溶液推入锥形瓶,进行第二次观察现象。 | 能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的现象是__________ |
(实验反思)
(1)步骤一中,若加热时间足够长,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
(2)“钻木取火”时适合做“火引子”的材料应具备的性能是_________。
(3)野外用火结束后,你认为应采取的灭火措施是___________。
【题目】有A、B、C三种元素,它们形成的粒子结构示意图如下,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
元素 | A | B | C |
其形成的粒子结构示意图 |
A. 它们之间可形成化学式为AC的化合物
B. 它们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数相同
C. A的粒子结构示意图表示的是原子, B、C表示的是阳离子
D. 它们之间可形成化学式为B2A的化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