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如图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A实验中烧杯乙中的实验现象是_____,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_____;
(2)B实验中水的作用是_____;
(3)C实验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5)D实验中在燃烧匙内盛放的红磷必须过量的原因是_____。
【答案】溶液变为红色 浓氨水有挥发性,会发出氨气,氨气与酚酞溶液变红 防止高温熔融物溅落,造成试管炸裂 2KMnO4K2MnO4+MnO2+O2↑ 将装置内的氧气反应完全,保证实验的成功
【解析】
(1)A实验中浓氨水有挥发性,会发出氨气,氨气与酚酞溶液变红,烧杯乙中的实验现象是溶液变为红色,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浓氨水有挥发性,会发出氨气,氨气与酚酞溶液变红;
(2)B实验中水的作用是:防止高温熔融物溅落,造成试管炸裂;
(3)C实验中试管口有棉花,高锰酸钾加热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K2MnO4+MnO2+O2↑;
(5)D实验中在燃烧匙内盛放的红磷必须过量的原因是:将装置内的氧气反应完全,保证实验的成功;
【题目】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对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的实验进行如下探究。
实验一:探究氧化铁能否作为过氧化氯分解的催化剂(实验过程如图所示)。
(1)图中实验能否证明氧化铁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
(2)请写出过氧化氢溶液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
实验二:探究过氧化氢分解快慢的影响因素,实验过程如下表所示,
实验编号 | 过氧化氢溶液浓度 | 过氧化氢溶液质量 | 温度 | 二氧化锰粉末用量 | 氧气体积 | 反应所需时间 |
① | 5% | 12g | 20℃ | 0.2g | 125ml | 20s |
② | 30% | 12g | 20℃ | 0.2g | 125ml | 2s |
③ | 30% | 12g | 40℃ | 无 | 125ml | 148s |
(3)实验①和实验②中的变量是__________,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
(4)小明对比实验②和实验③得出结论:温度越高,过氧化氯分解速率越慢。你认为该结论是否可靠?___________(填“是”或“否”),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
实验三:探究带火星的木条在不同体积分数的氧气中的复燃情况,部分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所示:
氧气体积分数(%) | 30 | 40 | 60 | 70 |
带火星的木条 | 不变 | 稍亮 | 复燃 | 复燃 |
(5)根据上述实验数据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在集气瓶中注入占其容积50%的水,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将瓶内的水排尽,并用带火星的木条在该集气瓶中进行实验。推测实验现象,并说明理由:______。
【题目】某实验小组用如图实验方法来探究燃烧的条件。
实验二 |
(1)按装置I进行实验,观察实验现象,红磷不能燃烧是因为_____,水中白磷不能燃烧,若欲使水中白磷出现燃烧的奇观,可采取的方法是_____。
(2)改进后的装置Ⅱ与装置相比,其优点是_____。
(3)“水火不相容”是指水能灭火,其实水有时也可以“生火”。比如用脱脂棉包裹好过氧化钠(Na2O2),往棉球上滴水即可看到“滴水生火”的奇观,因为过氧化钠遇到水生成NaOH和另一种物质,写出其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不要求配平),该反应是__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