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学做实验时记录了下列实验现象,其中正确的是( )
A.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B. 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有黑色固体生成
C. 少量高锰酸钾固体溶于水,得到浅绿色溶液
D. 分别点燃一小块棉纤维和羊毛纤维,都产生了烧焦羽毛的气味
【答案】B
【解析】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错误;B、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有黑色固体生成,正确;C、少量高锰酸钾固体溶于水,得到的是紫红色的溶液,错误;D、棉纤维燃烧产生烧纸的气味,羊毛纤维燃烧产生烧焦羽毛的气味,错误。故选B。
![](http://thumb.zyjl.cn/images/loading.gif)
【题目】实验室里用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相关数据如下:
反应前物质的质量/g | 充分反应后物质的质量/g | |
过氧化氢溶液 | 二氧化锰 | 固体与液体混合物质量 |
136.0 | 0.2 | 133.0 |
请计算:
Ⅰ.制得氧气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
Ⅱ.该实验中反应的过氧化氢的物质的量(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
______________
Ⅲ.理论上该实验所用过氧化氢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
【题目】化学实验小组用排水法收集了一大瓶沼气池中气体(图1中的A),为检测它的成分,进行下列探究实验活动。(资料:氢氧化钠溶液能与二氧化碳发生反应)
【猜想与假设】①是CH4; ②是CH4和CO2的混合气体
③是CO和CO2的混合气体。
【实验和推断】将A中的气体依次通入B、C中,在D处点燃。
A B C D | ② ③ |
图1 | 图2 |
(1)要将A中的气体通入后面的装置中,应选图2中的_____ (填序号)“注水装置”。
(2)B中石灰水变浑浊,则说明A中的气体中含有_____气体。
(3)装置C作用是______。
(4)当D处倒扣的是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出现浑浊;当D处倒扣的是干冷的大烧杯,杯壁有水雾出现。
实验结论是____,其理由是____。我对此实验的改进建议是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