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完成下列实验.
(1)现提供下列装置:
①写出上图中B装置甲仪器的名称 .
②实验室用A装置进行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实验,化学方程式为 , 用D装置收集氧气,气体由导管进入(填“a”或“b”)
③实验室用锌粒和稀盐酸制氢气,用C装置代替B装置的优点是:若要检验氧气中是否含有氯化氢气体,可将气体通过盛有溶液的D装置(填“AgNO3”或“饱和NaHCO3溶液”)
(2)对一定质量的粗盐(含泥沙)进行初步提纯. ①实验主要步骤:称量与、过滤、蒸发;实验中多次使用玻璃棒.过滤时它的作用是;蒸发时,待蒸发皿中出现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将滤液蒸干.
②下列因素会导致获得的精盐质量偏小的是(填序号)
a.蒸发是液滴溅出 b.过滤时,滤纸破损
c.粗盐中加入过量的水 d.过滤后,滤纸上的泥沙未同水冲洗.
【答案】
(1)分液漏斗;2KMnO4 K2MnO+MnO2+O2↑;a;节约药品;AgNO3
(2)溶解;引流;较多量晶体;ad
【解析】解:(1)①B装置甲仪器是分液漏斗;分液漏斗;②高锰酸钾加热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的方程式是:2KMnO4 K2MnO+MnO2+O2↑;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所以用装置D收集氧气时,氧气从长管进入;2KMnO4 K2MnO+MnO2+O2↑;a;③C装置与B装置比较可知,C装置容器小,节约药品;氯化氢溶于水形成盐酸,盐酸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和硝酸,所以通常用硝酸银溶液来检验氢气中是否混有氯化氢气体;节约药品;AgNO3;(2)①实验主要步骤:称量、溶解、过滤、蒸发;在过滤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待蒸发皿中出现较多量晶体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将滤液蒸干;溶解;引流;较多量晶体;②a.蒸发时液滴溅出,造成结晶出的氯化钠质量偏小; b.过滤时,滤纸破损会造成所得氯化钠中混有少量泥沙,导致结晶出的氯化钠质量偏大;
c.粗盐中加入过量的水对实验结果没有影响;
d.过滤后,滤纸上的泥沙未用水冲洗造成少量氯化钠粘在泥沙上,导致结晶出的氯化钠偏少.
故选ad.
【考点精析】利用蒸发操作的注意事项和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对题目进行判断即可得到答案,需要熟知蒸发注意点:1、在加热过程中,用玻璃棒不断搅拌2、当液体接近蒸干(或出现较多量固体)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将剩余水分蒸发掉,以避免固体因受热而迸溅出来.3、热的蒸发皿要用坩埚钳夹取,热的蒸发皿如需立即放在实验台上,要垫上石棉网;注意:a、配平 b、条件 c、箭号.
【题目】焙制糕点所用的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是碳酸氢钠.某化学兴趣小组对碳酸氢钠的化学性质进行探究:
(1)【探究实验一】碳酸氢钠溶液的酸碱性:用pH试纸测得碳酸氢钠溶液的pH约为10.由此得出的结论是碳酸氢钠溶液显 .
(2)【探究实验二】碳酸氢钠的热稳定性:取一定量的碳酸氢钠放在铜片上加热,如图所示. 【查阅资料】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生成水、二氧化碳气体和一种常见的固体物质.
加热一段时间后观察烧杯内壁有水珠.
充分加热后,将烧杯迅速倒转过来,加入适量的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到 .
(3)该兴趣小组的同学认为充分加热后的固体产物可能是NaOH或Na2CO3 . ①他们猜想的依据是 .
②请设计实验,检验反应后的固体产物是NaOH或Na2CO3 , 并完成如表.
限选试剂及仪器:稀盐酸、氯化钙溶液、澄清石灰水、酚酞溶液、蒸馏水、试管、胶头滴管.
序号 | 实验操作 | 预期现象 | 结论 |
Ⅰ | 取少量加热后的固体产物放入试管A中,加入适量蒸馏水,充分振荡溶解,加入足量 , 振荡,静止 | 产生白色沉淀 | 产物含Na2CO3 |
Ⅱ | 取Ⅰ操作后的上层清液于试管B中,滴加酚酞溶液 | 产物不含NaO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