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1911年卢瑟福为探索原子的内部结构进行了“α粒子散射实验” 用一束带正电的、质量比电子大得多的高速运动的α粒子轰击金箔。实验时发现(示意图如下):
(1)大多数α粒子能穿透金箔而不改变原来的运动方向;
(2)一小部分α粒子改变了原来的运动方向;
(3)有极少部分α粒子被弹了回来。
下列由该实验分析得出的认识中,正确的是
A. 原子核不带电 B. 原子是实心的球体
C. 原子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 D. 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答案】C
【解析】
A、根据题意:α粒子带正电荷,一小部分α粒子改变了原来的运动方向,由于同种电荷相互排斥,说明原子核带正电荷;故选项说法错误.
B、大多数α粒子能穿透金箔而不改变原来的运动方向,说明金原子中有一个很大的空间,原子不是一个实心球体;选项说法错误.
C、有极少数α粒子被弹了回来,说明金原子中有体积很小、质量大的原子核;故选项说法正确.
D、根据卢瑟福为探索原子的内部结构进行的“α粒子散射实验”,无法得出原子核的构成,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题目】同学们在研究氧气性质时,进行了如图1的实验:取一段打磨好的螺旋状铁丝,在下端系一根火柴,点燃火柴,待火柴快燃尽时,插入充满氧气且放有少量水的集气瓶中.观察到如下现象:
银白色的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放出大量的热,生成黑色固体物质,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实验说明铁丝能够在氧气中燃烧,氧气具有助燃性。
小明在阅读相关资料时发现二氧化氮也具有助燃性,他决定利用如下实验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二氧化氮是否具有助燃性?
(查阅资料)
①蓝色的硝酸铜固体在加热条件下分解生成氧化铜、二氧化氮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NO3)2CuO+2NO2↑+O2↑
②CuO是一种黑色固体;通常状况下,NO2是一种红棕色气体,相同状况下,其密度大于氧气密度,在低于室温时变成液态.
③相同状况下,气体的体积比等于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即系数)之比。
(实验过程)
实验装置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试管内蓝色固体逐渐变为黑色,有红棕色气体生成,____________ | 二氧化氮具有助燃性. |
(反思与评价)
小刚认为小明的实验不能证明NO2具有助燃性,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刚认为利用补充如下实验可以证明NO2具有助燃性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步骤I:在图2的试管和集气瓶之间连上图3所示的装置,重新进行加热硝酸铜的实验 | 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 硝酸铜分解产物中有________。 |
步骤II:取出图3的U型管,恢复至室温,待U型管内充满红棕色气体时,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U型管中。 | 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 NO2具有助燃性 |
小红认为即使不进行小刚的实验,依据资料和小明的实验现象也能推出NO2具有助燃性,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