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实验室常用下列装置制取气体,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http://thumb.zyjl.cn/pic3/upload/images/201112/91/3ebeb984.png)
(1)写出编号所指仪器的名称:①
(2)以上装置图中共有两处明显的错误,请你找出错误的地方并把改正的结果填在下列横线上:①没有用酒精灯外焰给试管加热;②
上述装置改进后,请继续回答下列问题.
(3)小李在实验室中用高锰酸钾加热制取氧气,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4)实验室选用C和E装置还可以制取的气体是
(5)装置B、C都可以用来制取(4)中的气体,比较这两个装置的不同,指出B装置的一个突出优点
(6)若用G装置收集二氧化碳,则气体由
(7)某同学欲收集一种难溶性气体,认为G装置可以代替F装置.请简述该同学应如何使用G装置?
![](http://thumb.zyjl.cn/pic3/upload/images/201112/91/3ebeb984.png)
(1)写出编号所指仪器的名称:①
长颈漏斗
长颈漏斗
.(2)以上装置图中共有两处明显的错误,请你找出错误的地方并把改正的结果填在下列横线上:①没有用酒精灯外焰给试管加热;②
①A图中,给试管中的固体物质加热时,试管口向上倾斜了,应该略向下倾斜;②E图中,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时,导气管伸入过短,应伸入集气瓶的底部
①A图中,给试管中的固体物质加热时,试管口向上倾斜了,应该略向下倾斜;②E图中,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时,导气管伸入过短,应伸入集气瓶的底部
.上述装置改进后,请继续回答下列问题.
(3)小李在实验室中用高锰酸钾加热制取氧气,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高锰酸钾
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加热 |
高锰酸钾
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他选择上述装置中的A和加热 |
E或F或G
E或F或G
(填字母)进行组装.小红在实验室中选用C装置作为氧气的发生装置.在他们的实验中都涉及到了一种相同的固体药品是二氧化锰
二氧化锰
,在后一个反应中它起催化
催化
作用.(4)实验室选用C和E装置还可以制取的气体是
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
.(5)装置B、C都可以用来制取(4)中的气体,比较这两个装置的不同,指出B装置的一个突出优点
可以使化学反应随开随停
可以使化学反应随开随停
.(6)若用G装置收集二氧化碳,则气体由
a
a
通入.(7)某同学欲收集一种难溶性气体,认为G装置可以代替F装置.请简述该同学应如何使用G装置?
在G中装满水,由b通入气体
在G中装满水,由b通入气体
.分析:(1)熟悉常见仪器,了解名称;
(2)图A中从防止冷凝液流回试管考虑;图E中导气管太短;
(3)高锰酸钾加热可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根据氧气的密度和溶水性选择收集装置;根据C装置制取氧气时,要用到的药品分析;
(4)C和E装置还可以制取二氧化碳;
(5)B装置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与结束;
(6)根据二氧化碳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分析;
(7)根据该气体难溶于水分析.
(2)图A中从防止冷凝液流回试管考虑;图E中导气管太短;
(3)高锰酸钾加热可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根据氧气的密度和溶水性选择收集装置;根据C装置制取氧气时,要用到的药品分析;
(4)C和E装置还可以制取二氧化碳;
(5)B装置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与结束;
(6)根据二氧化碳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分析;
(7)根据该气体难溶于水分析.
解答:解:(1)图中①是长颈漏斗.故答案为:长颈漏斗;
(2)A图中,为防止冷凝液倒流回试管,引起试管的炸裂,试管口应该略向下倾斜;E图中,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时,导气管伸入过短.
故答案为:①A图中,给试管中的固体物质加热时,试管口向上倾斜了,应该略向下倾斜;
②E图中,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时,导气管伸入过短,应伸入集气瓶的底部.
(3)高锰酸钾加热可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其文字表达式是:高锰酸钾
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因为氧气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并且不易溶于水,可用E向上排空气法或F排水法收集,也可用G收集,排水法,排气法都行,;用C装置作为氧气的发生装置,需要用到的药品时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其中二氧化锰是催化剂,两个实验中都涉及到了一种相同的固体药品是二氧化锰.
故答案为:高锰酸钾
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E或F或G;二氧化锰;催化.
(4)实验室选用C和E装置还可以制取的气体是二氧化碳,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是固体大理石和液体稀盐酸,并且是不需加热的反应,可以用装置C作为发生装置在,同时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可以用装置E收集.
故答案为:二氧化碳.
(5)比较两个装置可以发现B装置多一个开关和一个带小孔的隔板,假如关闭开关,随着气体的增多,内部压强随之增大,导致液体不能流入试管,使反应停止;
故答案为:可以使化学反应随开随停.
(6)二氧化碳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从a进入后随着气体的增多,迫使上层空气从另一个出口(b)出去.
故答案为:a.
(7)在G中装满水,由b通入气体,随着气体的增多,压强增大,水沿着a排出.
故答案为:在G中装满水,由b通入气体.
(2)A图中,为防止冷凝液倒流回试管,引起试管的炸裂,试管口应该略向下倾斜;E图中,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时,导气管伸入过短.
故答案为:①A图中,给试管中的固体物质加热时,试管口向上倾斜了,应该略向下倾斜;
②E图中,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时,导气管伸入过短,应伸入集气瓶的底部.
(3)高锰酸钾加热可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其文字表达式是:高锰酸钾
加热 |
故答案为:高锰酸钾
加热 |
(4)实验室选用C和E装置还可以制取的气体是二氧化碳,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是固体大理石和液体稀盐酸,并且是不需加热的反应,可以用装置C作为发生装置在,同时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可以用装置E收集.
故答案为:二氧化碳.
(5)比较两个装置可以发现B装置多一个开关和一个带小孔的隔板,假如关闭开关,随着气体的增多,内部压强随之增大,导致液体不能流入试管,使反应停止;
故答案为:可以使化学反应随开随停.
(6)二氧化碳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从a进入后随着气体的增多,迫使上层空气从另一个出口(b)出去.
故答案为:a.
(7)在G中装满水,由b通入气体,随着气体的增多,压强增大,水沿着a排出.
故答案为:在G中装满水,由b通入气体.
点评:学会比较用碳酸钙与盐酸制取二氧化碳、用氯酸钾制取氧气和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区别联系;掌握制取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制法及操作步骤和注意点;了解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
![](http://thumb.zyjl.cn/images/loading.gif)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