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在实验室做实验时,发生了下列情况.在空白处简要地写出由于实验操作而引起下述后果的原因.
(1)铁丝在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燃烧,瓶底炸裂.   
(2)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时,水槽中的水变成紫红色.   
(3)4.8gMg在空气燃烧生成了8g氧化镁,所以质量守恒定律是错误的.   
(4)实验室制取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时,水槽中的水沿导气管进入热的试管中,使试管炸裂.   
【答案】分析:(1)铁丝在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燃烧,防止炸裂瓶底,在瓶底铺一层细沙或盛少量水;
(2)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导管口要放一团棉花;
(3)镁在空气中燃烧需要氧气;
(4)实验室制取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时,实验结束后,先移出导管,在熄灭酒精灯.
解答:解:(1)铁丝在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燃烧,防止生成的熔融物炸裂瓶底,在瓶底铺一层细沙或盛少量水,瓶底炸裂说明预先没有盛少量水或垫一层细沙.
故答案为:预先没有盛少量水或垫一层细沙.
(2)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为防止高锰酸钾顺着导管进入水槽,导管口要放一团棉花.水槽水变成紫红色,说明导管口没有塞一团棉花.
故答案为:导管口没有塞一团棉花;
(3)镁在空气中燃烧需要氧气,化学方程式2Mg+O2 2MgO,生成物的质量=镁的质量+参与反应的氧气质量,所以生成物的质量比原来镁的质量增加了.所以质量守恒定律是正确的.
故答案为:氧化镁的质量增加是因为氧气参与了反应;
(4)实验室制取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时,为防止水槽中的水沿导气管进入热的试管中,使试管炸裂,实验结束后,先移出导管,在熄灭酒精灯.水槽中的水沿导气管进入热的试管中,使试管炸裂,说明先移开酒精灯停止加热,再把导气管从水槽中取出.
故答案为:先移开酒精灯停止加热,再把导气管从水槽中取出.
点评:以上是实验操作中常出现的错误现象,同学们一定要注意,实验是严谨的科学,且不可粗心大意.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在用硫酸溶液处理废锌片时发现产生的气体具有刺激性气味,同时发现试管外壁发烫,这种现象引起同学们的思考和研究.
查阅资料:①SO2溶于水,它能与NaOH反应,生成Na2SO3;②H2具有还原性.
分析讨论:根据试管发烫的现象分析,说明锌与硫酸发生的反应是
 
(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提出猜想:对生成的气体进行猜想:
猜想1:可能是H2
猜想2:可能是SO2,做出此猜想的理由是
 

猜想3:可能是H2和SO2的混合气体.
实验方案: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图1所示的装置进行探究(夹持仪器已省略,假设装置中的反应都进行完全)
精英家教网
问题讨论:(1)如果装置A没有明显实验现象,装置C的现象为
 
,则猜想1成立.
(2)如果装置A的现象为溶液红色变浅,装置C没有明显实验现象,则猜想
 
成立.
(3)猜想3成立的实验现象是
 

(4)装置B中浓硫酸的作用是
 

实验反思:(1)实验室中可以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硫,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小组内一同学又设计了判断SO2与NaOH溶液能否发生反应的装置(如图2),实验时发现试管内液面上升,就得出SO2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的结论,其他同学认为这一结论不严谨,理由是
 
.要得到科学严谨的结论,仍利用该装置,需做的对比实验
 

拓展延伸:小组的同学欲证明试管内锌与硫酸反应后的溶液中是否有硫酸剩余,下列方法中错误的是
 
(填序号).
①往容器内再加稀盐酸,如有气泡产生,则溶液中没有硫酸
②往容器内再加锌粒,如有气泡产生,则溶液中一定有硫酸
③往容器内加氯化钡溶液,如有沉淀生成,则溶液中一定有硫酸
④将试管中剩余固体加入到硫酸铜溶液中,如有红色固体生成,则溶液中没有硫酸.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