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实验室常利用以下装置完成气体制备及性质实验.请回答:

1指出编号仪器的名称:①

2以上装置有一处明显的错误,请加以改正 .利用改正后的装置继续完成后面的实验.

3欲使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填字母,反应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为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应采取的措施是

4CO 2CO的混合气体通过F装置液体药品均足量,实验开始时关闭活塞b,打开活塞a,广口瓶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此时从导管c逸出的气体主要是CO.一段时间后,再关闭活塞a,打开活塞b,将分液漏斗中的稀盐酸滴入广口瓶中,此时逸出的气体主要是CO 2,反应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欲收集该气体,应选择E装置,验满的 方法

【答案】1酒精灯;

2A中的导管应该进入橡皮塞少许;

3A; 2KMnO 4 K 2MnO 4+MnO 2+O 2↑;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

4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CaCO 3+2HCl=CaCl 2+H 2O+CO 2↑;将一根燃着的木条平放在集气瓶口,木条熄灭,证明满了

【解析】

试题分析:1 仪器①的名称为酒精灯;2有题中图示可知,A装置中导管伸入试管过长,应该进入橡胶塞少许;3使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因为固体加热制取气体,故应选择固体加热型发生装置A,反应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2KMnO 4 K 2MnO 4+MnO 2+O 2↑,为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应采取的措施是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4CO 2CO的混合气体通过F装置液体药品均足量,实验开始时关闭活塞b,打开活塞a,广口瓶中观察到的现象是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此时从导管c逸出的气体主要是CO.一段时间后,再关闭活塞a,打开活塞b,将分液漏斗中的稀盐酸滴入广口瓶中,此时逸出的气体主要是CO 2,反应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CaCO 3+2HCl=CaCl 2+H 2O+CO 2↑,收集该气体,应选择E装置,验满的方法利用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的性质,具体为将一根燃着的木条平放在集气瓶口,木条熄灭,证明满了。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题目】小明同学在实验室将镁放入NH4Cl溶液中,发现有气泡产生。询问老师后得知镁与NH4Cl溶液反应能生成气体和一种盐。为了确定气体的成分,进行下列实验探究:

探究一:

【查阅资料】①NH4Cl溶液显酸性;

②NH3+HCl=NH4Cl , 2NH3+H2SO4=NH42SO4

③2NH3+3CuO3Cu+N2+3H2O

【提出猜想】反应生成的气体可能是HCl、NH3、H2中的一种或几种

【探究实验】

(1)用湿润的紫色石蕊试纸检验,试纸不变___________色,则该气体中无HCl气体。

(2)为了探究其它气体是否存在,设计了如图实验装置

A中溶液变红色,证明有 气体填化学式;浓硫酸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B中玻璃管内观察到 ,说明有氢气。

【实验结论】镁与NH4Cl溶液反应生成NH3和H2,还生成一种盐的化学式是

【实验反思】1综合以上信息和实验结论,小林同学认为不需要单独检验HCl气体,就能说明HCl气体不存在。理由是:

探究二:镁是一种银白色有金属光泽的金属。但实验时小组同学拿出的镁条却是有一层灰黑色的“外衣",这层灰黑色的外衣是什么物质呢?

【查阅资料】1MgOH2:白色固体,难溶于水,受热会分解成氧化镁和水;

2MgCO3 白色固体,微溶于水,受热会分解成氧化镁和二氧化碳;

3MgCO3的热稳定性比MgOH2的热稳定性更强。

【提出猜想】

小组同学认为该固体不可能是MgO、MgOH2或MgCO3,他们的理由是 。小组同学由铜生锈会产生Cu2OH2CO3联想到灰黑色的物质可能是Mg2OH2CO3

【实验分析】

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发现试管口有液滴出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同时灰黑色固体完全变为白色。

若灰黑色固体是Mg2OH2CO3,请写出Mg2OH2CO3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组成测定】

工业生产中得到的碱式碳酸镁晶体是4MgCO3MgOH2zH2O,为精确测量晶体的组成,小组同学取4.66g该晶体,用热分析仪对固体进行热分解加热使之逐步分解,首先失去结晶水,最后完全反应,测定剩余固体质量与分解温度之间关系。

【数据处理】剩余固体质量与加热时间关系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t4~t5段固体为 _____写化学式

2根据图中数据推算4MgCO3MgOH2zH2O中z的数值是: 请写出计算过程

计算过程: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