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15 ℃时,a、b的溶解度均为20 g
B. 加水或升温均可使b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
C. 将15 ℃时a的饱和溶液升温至30 ℃,有晶体析出
D. 将30 ℃时a、b的饱和溶液降温至15 ℃,此时a、b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答案】D
【解析】A、根据曲线图可知,15℃时,a、b 的溶解度均为,故A正确;
B、b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因此加水或升温均可使 b 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故B正确;
C、将15℃时 a 的饱和溶液降温至30℃,由于a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较少,降温后有晶体析出,故C正确;
D、将30 ℃时a、b的饱和溶液降温至15 ℃, a的饱和溶液降温至15 ℃溶质质量不变,b的饱和溶液降温至15 ℃,溶质质量减少,结合图形可知二者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不相等,故D错误;
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D。
![](http://thumb.zyjl.cn/images/loading.gif)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题目】某校学校小组的同学为了测定某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他们取该石灰石样品10g加入烧杯中,再把10g稀盐酸分四次加入,实验过程所得数据如下表(已知石灰石样品中含有的杂质既不溶于水,也不与稀盐酸反应):
实验次数 | 第1次 | 第2次 | 第3次 | 第4次 |
加入稀盐酸的质量/g | 20 | 20 | 20 | 20 |
剩余固体的质量/g | 7 | 4 | 2.6 | m |
分析表中数据,完成下列问题:
(1)表中m的数值为 。
(2)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 。
(3)计算第一次试验反应结束后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到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