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化学就在我们身边。
①下列食物中富含糖类的是_____(填字母)。
A 鱼 B 大豆油 C 米饭 D 黄瓜
②传统的生豆浆是用石磨来研磨的,研磨的过程主要是_____变化。
③为了保证人身安全,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前,必须先做_____试验,以防窒息。
④某兴趣小组对当地湖水的水质状况进行调查研究。取回水样,加入_____可以检验水样是否为硬水。若要测定湖水的酸碱度,可用_____。
【答案】C 物理 灯火 肥皂水 pH计或pH试纸
【解析】
①A.鱼肉中富含蛋白质,故选项错误;
B.大豆油中富含油脂,故选项错误;
C.米饭中富含淀粉,淀粉属于糖类,故选项正确;
D.黄瓜中富含维生素,故选项错误;
②用石磨来研磨的豆浆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③久未开启的菜窖中容易积聚大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不能供给呼吸,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前可以先做灯火实验以检验二氧化碳含量是否过高;
④若要检验湖水是否为硬水,常选用的物质是肥皂水,遇肥皂水产生的泡沫少的是硬水;测定溶液的酸碱度使用pH计或pH试纸。
故答案为:①C;②物理;③灯火;④肥皂水;pH计或pH试纸。
【题目】某实验小组同学在探究二氧化碳性质实验时,将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开始看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继续通入二氧化碳结果又变澄清。小组同学查阅资料发现是因为沉淀CaCO3转变成了溶于水的Ca(HCO3)2,所以浑浊又变澄清,该小组同学对长时间向液中通入CO2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组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提出问题)一定量CO2与NaOH溶液反应后溶质组成是什么?
(查阅资料)
①开始通入CO2,CO2与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通入过量CO2,继续反应的方程式:Na2CO3+CO2+H2O=2NaHCO3;
③Ca(OH)2与NaCO3、NaHCO3均能反应且有白色沉淀生成;
④较稀的CaCl2液能与Na2CO3溶液反应,而与NaHCO3液不反应;
⑤NaHCO3溶液显碱性。
(提出猜想)
I.溶质为NaOH和Na2CO3
Ⅱ.溶质为____________
Ⅲ.溶质为Na2CO3和NaHCO3
Ⅳ.溶质为NaHCO3
(设计实验)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1)用玻璃棒蘸取反应后溶液,滴在pH试纸上 | pH=9 | 该溶液显碱性 |
(2)取反应后溶液少许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过量的___________ | 有白色沉淀生成 | 猜想Ⅳ不成立 |
(3)将步骤(2)所得的混合物过滤,向滤液中滴加足量的__________,振荡 | 迅速冒气泡 | 猜想_____成立 |
(讨论交流)
有同学提出,实验步骤(1)是多余的。你认为该实验设计是否需要?_______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
(反思应用)
清石灰水变浑浊后再通入二氧化碳又会变澄清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化学方程式)
【题目】生活中的化学。下列知识整理的内容不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化学与安全 | B化学与生活 |
煤气泄漏﹣关闭气阀、严禁烟火 进入地窖一一先做灯火实验 | 烧煤取暖防中毒一一煤炉上放一壶水 炒菜时油锅着火一一用锅盖盖灭 |
C化学与能源 | D化学与环保 |
化石燃料一一煤、石油和天然气 清洁能源一一太阳能、风能等 | 减少汽车尾气污染一一减少开车出行,提倡使用公共交通等 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一一尽可能实行低碳生活 |
A. AB. BC. CD.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