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化学变化不仅生成了新物质,还伴随着能量变化。下列能量是通过化学变化提供的是
A.灯泡发光 B.太阳能供热
C.天然气做饭 D.风力发电
酸、碱、盐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A.稀硫酸、稀盐酸在工业生产中都可用于金属表面除锈
B.生石灰常用作食品干燥剂
C.把碳酸氢铵和草木灰混合施用,会降低肥效
D.亚硝酸钠可代替食盐食用
下列实验方案正确的是
A.制备:用加热KC1和MnO2混合物的方法制O2
B.鉴别:用稀盐酸鉴别铁粉、木炭粉和氧化铜粉末
C.除杂:用生石灰干燥湿润的二氧化碳气体
D.检验:用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在甲烷燃烧的火焰上方,检验有水生成
食品常采用充气包装是为了使食品能够较长时间保鲜、保质。充人的气体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你认为食品充气包装,对所充气体的要求有____________(答一点即可)。
分别取一瓶氧气和一瓶二氧化碳气体,下列方法能将其鉴别开的是
A.闻气体的气味 B.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瓶中
C.观察颜色和状态 D.以上方法都不行
已知A、B、C、D、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五种物质。它们分别由C、H、O中的一种或几种元素组成,通常状况下A、B、C为气体,D、E为液体(“-”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表示相连物质能向箭头所指一方转化)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省略。请回答下列问题:
(1)B物质的化学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
(2)C物质的用途_________(答一点即可)。
(3)写出A→B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4)请写出D生成C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下列物质用途中,主要利用了其化学性质的是_____
A铜丝制作导线
B焦炭用于炼铁
C石墨制铅笔芯
D_________
2014年8月19日,安徽淮南某煤矿发生井下特大瓦斯爆炸事故.瓦斯是煤矿矿井下有害气体的总称,它已成为煤矿事故的“头号杀手”.
(1)瓦斯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2)为了防止煤矿的矿井发生瓦斯爆炸事故,下列做法可行的是 (填序号,下同).
A.进矿井前先做灯火实验
B.工人必须戴安全帽才能进入矿井
C.矿井内要加强通风
D.安装瓦斯探头传感器监测瓦斯浓度
(3)矿井下特大瓦斯爆炸事故发生后,专家提出了注入液氮灭火的方案.液氮可用于矿井灭火的原因是 、 (写出两条).
(4)救援过程中,打通“生命之孔”及时向被困人员输送含有下列成分的营养液,该营养液中的主要供能物质是 .
A.水 B.葡萄糖
C.维生素 D.氯化钠.
为测定某工业纯碱样品(含少量氯化钠杂质)中碳酸钠的含量,取12.0g样品放入烧杯中加入40.0g水全部溶解,,然后取该溶液平分为A、B二等份进行实验。甲组向A中加入一定量7.3%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经测定,所得溶液常温下为不饱和溶液,其质量为73.8g。乙组向B溶液滴加一定浓度稀硫酸至过量,测定其pH值变化也测定出了该样品的纯度。
(1)关于乙组实验有下列图像,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
A BCD
(2)若要从甲组反应后的溶液中得到氯化钠晶体,还需要进行的操作是____。
(3)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为多少?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