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运用推理、归纳、类比、对比的方法得出的下列结论中合理的是
A.析出晶体后的溶液一定是该物质在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
B.硝酸钠、碳酸钙、硫酸钾都属于盐,所以盐的组成中一定含有金属元素
C.碳酸盐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气体,则能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气体的物质一定是碳酸盐
D.混有泥沙的天然水通过明矾吸附、过滤、蒸馏、消毒杀菌,可净化为生活中的自来水
某化学课堂围绕“酸碱中和反应”,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开展探究活动。请你和 他们一起完成以下实验探究。
(演示实验)将一定量稀盐酸加入到盛氢氧化钙溶液的小烧杯中,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是______。
(查阅资料)CaC12 滚液显中性
(提出问题)实验中未观察到明显现象,部分同学产生了疑问: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 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针对疑问,甲组同学猜想如下:
猜想 I:只有 CaC12 猜想 II:有______
猜想 III:有 CaC12 和 Ca(OH)2 猜想 IV:有 CaCl2、HCl 和 Ca(OH)2 乙组同学对以上猜想提出质疑,认为猜想 IV 不合理,其理由是______。
(实验探究)为了验证其余猜想,各小组进行了下列三个方案的探究。
滴加紫色石蕊溶液 | 通入CO2 | 滴加Na2CO3溶液 | |
实验操作 | |||
实验现象 | _______ | _________ | 产生白色沉淀 |
实验结论 | 溶液中含有Ca(OH)2 | 溶液中含有Ca(OH)2 | 溶液中含有Ca(OH)2 |
(得出结论)通过探究,全班同学一致确定猜想 III 是正确的。
(评价反思)丙组同学认为滴加Na2C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并不能证明溶液中一定含有 Ca(OH)2,请你帮助他们说明原因______。
现将8.0g镁和铜的混合物粉末放入烧杯中,再将100.0g的稀硫酸分四次加入到该烧杯中,充分反应后,测得剩余固体质量的数据记录如下:
次数 | 1 | 2 | 3 | 4 |
加入稀硫酸的质量/g | 25.0 | 25.0 | 25.0 | 25.0 |
剩余固体的质量/g | 6.8 | 5.6 | 4.4 | 4 |
(1)该混合物粉末中铜的质量分数为_____?
(2)所用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