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化学是认识、改造和应用物质的科学。从海水中提取镁、制“碱”,都体现了人类改造物质的智慧。结合下列流程图(其中部分操作和条件已略去),请回答相关问题:
(1)提纯物质常用转化的方法,就是将杂质转化为沉淀或气体而除去。粗盐中含有氯化镁、硫酸钠、氯化钙等可溶性杂质,通过步骤Ⅰ,再利用过滤操作进行除杂。步骤Ⅰ加入下列三种溶液的先后顺序为_____(填字母序号);
a.稍过量的Na2CO3溶液 b.稍过量的BaCl2溶液 c.稍过量的NaOH溶液
(2)母液中有MgCl2,却经历了步骤Ⅳ、Ⅴ的转化过程,其目的是_____;
(3)步骤Ⅱ中先向饱和食盐水中通入氨气,有利于二氧化碳的吸收,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4)化学变化是改造物质的重要途径。上述流程图中没有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
【答案】cba(或bca或bac) 富集、提纯MgCl2 促进碳酸氢钠的生成与析出 NaCl+H2O+CO2+NH3=NH4Cl+NaHCO3 置换反应
【解析】
(1)除去氯化镁、硫酸钠、氯化钙的顺序是除氯化钙,必须在除硫酸钠之后,因为过量的BaCl2溶液,可以用除氯化钙的过量的Na2CO3溶液,一起除去,而除氯化镁的顺序,可以在任何位置,故填写:cba(或bca或bac);
(2) 母液中除了含有MgCl2,还含有其他杂质,为了提纯、富集MgCl2需利用步骤Ⅳ、Ⅴ的转化过程,故填写:富集、提纯MgCl2;
(3) 步骤Ⅱ中先向饱和食盐水中通入氨气,是为了促进碳酸氢钠的生成与析出,故填写:促进碳酸氢钠的生成与析出;
步骤Ⅱ的反应是:氯化钠、水、二氧化碳和氨气生成氯化铵和碳酸氢钠,化学方程式为:NaCl+H2O+CO2+NH3=NH4Cl+NaHCO3;
(4)由图可知,步骤Ⅰ为复分解反应,步骤III为分解反应,没有涉及到的基本反应类型为置换反应,故填写:置换反应
【题目】下表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部分溶解度(单位:g/100g水),请回答。
温度(℃) | 10 | 20 | 30 | 40 | 50 | 60 |
甲 | 35.8 | 36.0 | 36.3 | 36.6 | 37.0 | 37.3 |
乙 | 20.9 | 31.6 | 45.8 | 63.9 | 85.5 | 110.0 |
丙 | 0.182 | 0.165 | 0.160 | 0.141 | x | 0.121 |
① 1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_______g/100g水;
② 三种物质中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的是______;
③ 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性与其溶解度(20℃)的关系示意图如下,则丙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性是_________;
④ 30℃时,乙物质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_____;(列式即可,不要求计算)
⑤ 50℃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
⑥ 向不同温度的100 g水中分别放入等质量的乙物质,保持温度不变,溶解情况如图所示。相关分析正确的是______;
a.溶液温度:Ⅰ>Ⅱ>Ⅲ>Ⅳ
b.溶液质量:Ⅰ=Ⅱ>Ⅲ>Ⅳ
c.溶液Ⅰ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d.使Ⅳ中的固体全部溶解,溶质质量分数可能不变
【题目】长期使用的热水锅炉会产生水垢。水垢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和氢氧化镁。某兴趣小组为了测定水垢中CaCO3的含量,将6g水垢粉碎放在烧杯中,然后向其中加入40g某浓度的稀盐酸,使之充分反应(水垢中除碳酸钙和氢氧化镁外都不与稀盐酸反应)。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反应时间/min | 0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烧杯内所盛物 质的总质量/g | 46.0 | 45.2 | 44.8 | 45.1 | 44.1 | 43.9 | 43.8 | 43.8 | 43.8 |
试计算:(1)表中有一数据是不合理的,该数据的测得时间是第_____min;
(2)水垢中CaCO3的质量分数_____(计算结果精确至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