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一些物质的pH范围如下,其中呈碱性的是
A. 柠檬汁(2~3) B. 牙膏(8~9)
C. 西瓜汁(5~6) D. 橘子汁(3~4)
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青铜古称“吉金”,多为金黄色,主要是铜、锡、铅的合金。因其铜锈呈青绿色, 故名青铜。运用现代仪器分析青铜器及其锈蚀成分可以帮助我们对青铜器文物进行研究和保护。
研究人员利用X射线能谱仪对我国西周晚期某墓地出土的青铜容器、兵器、乐器的成分进行了分析,其中锡含量的分布频次如图。
研究人员利用X射线衍射分析技术对“镇国之宝”后母戊鼎西南足部位的锈蚀样品进行分析,结果如下:
Cu2Cl(OH)3 | Cu2O | Cu2CO3(OH)2 | SnO2 | 其他 | |
1 | 98% | 2% | 0 | 0 | 0 |
2 | 5% | 95% | 0 | 0 | 0 |
3 | 29% | 34% | 12% | 0 | 25% |
4 | 61% | 0 | 4% | 9% | 26% |
上述成分中,碱式氯化铜[Cu2Cl(OH)3]对青铜文物的危害极大,器物一旦沾染上这种物质,在环境湿度适宜的条件下,就会像患上瘟疫一样传染和蔓延,将会造成溃烂、穿孔,直至彻底瓦解。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青铜名称的由来是_________。
(2)由锡含量的分布频次图推断,某件青铜兵器的锡含量可能是_______(填字母序号,下同)。
A 4% B 10% C 18% D 26%
(3)后母戊鼎西南足上的锈蚀成分中,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____。
(4)碱式氯化铜[Cu2Cl(OH)3]的生成与环境中的氧气、水和_________密切相关。
A 氯化物 B 二氧化碳 C 水 D 氮气
(5)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__________。
A. 青铜器的锡含量可能与用途有关
B. 珍贵的青铜器应保存在绝氧、干燥的环境中
C. 保护青铜器时,无须关注环境中的氯化物
D. 后母戊鼎西南足的锈蚀样品中都含有Cu2Cl(OH)3和Cu2CO3(OH)2
在学习盐的性质时,某组同学将碳酸钠溶液和一瓶标签破损的溶液M(如图)进行反应,有白色沉淀产生,过滤后得到澄清滤液.同学们对该实验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
探究一 M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
(1)(提出猜想)该组同学认为M溶液的溶质有两种可能:①是 ,②是CaCl2.
(收集资料)CaCl2水溶液呈中性.
(2)(设计实验)同学们设计了如下方案并进行实验: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取少量M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 | | 猜想①正确,碳酸钠与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探究二 过滤后澄清滤液中会有哪些溶质?
(提出猜想)猜想一:NaOH和Na2CO3;猜想二:_____;猜想三:NaOH
(3)(实验验证)同学们针对“猜想一”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取样于试管中,滴入几滴稀盐酸 | 没有气体产生 | “猜想一”不成立 |
他们的实验结论是否正确? ,理由是 .
(4)(继续探究)设计实验方案确定滤液中溶质的组成.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分别取少量滤液于A、B两支试管中,A中加入CaCI2溶液,B中加入 溶液 | 若A中产生白色沉淀,B中没有沉淀 | “猜想一”成立 |
| “猜想二”成立 | |
| “猜想三”成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