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某兴趣小组同学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图所示实验探究CO2的相关性质。为避免盐酸挥发出的HCl对实验的干扰,选用稀硫酸与碳酸钠反应制取CO2

1)写出装置A中仪器a的名称_______

2)实验中装置B内浓硫酸的作用是____

3)对比装置CD中的实验现象,观察到干花不变色,湿花变红色,可得出的结论(用化学方程式表达)______

4)持续通入CO2,观察到装置E中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

5)依据装置F中观察到点燃的蜡烛由低到高依次熄灭,可得出CO2的性质有_____________

【答案】分液漏斗 吸水(或干燥气体)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或产生白色沉淀) 密度比空气大,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解析】

1)装置A中仪器a的名称是:分液漏斗;

2)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故可用于干燥气体;

3)碳酸钠与稀硫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将干燥的二氧化碳通入C中,干花不变色,通入D中,湿花变红,说明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显酸性,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持续通入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故观察到装置E中的现象为: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或产生白色沉淀);

5)装置F中观察到点燃的蜡烛由低到高依次熄灭,蜡烛熄灭,说明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蜡烛由低到高依次熄灭,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题目】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下图所示装置制取二氧化碳并完成相关实验,请你参与他们的活动(KK1K2K3K4为弹簧夹,夹持仪器已略去)。


1)写出图中标号①的仪器名称_____

2)写出实验室用A装置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_____

3)关闭K2K3,打开KK1B装置中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

4)关闭K1K3,打开KK2,一段时间后C装置中无明显现象,针对C装置中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同学们又进行了进一步探究。

(提出问题)CO2NaOH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

(猜想假设)猜想A:两者没有发生化学反应:

猜想B:两者发生了化学反应。

(设计并进行实验)

Ⅰ、为验证上面两种猜想哪种正确,甲小组的同学利用反应物CO2被消耗产生压强差的方法,设计了以下四种实验装置,经过讨论后大家选用装置4进行实验,证明了猜想B是正确的。


在用装置4进行实验时,可以观察到矿泉水瓶变瘪的程度是:①_____②(填“>”、“<”或“=”);

同学们认为其他三个装置所示的实验方案还不够严密,理由是_____

Ⅱ、乙小组同学通过检验CO2NaOH溶液反应后的产物进行实验,也证明了猜想B是正确的,请完成下面的实验报告: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一定量C装置(烧杯)中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加足量_____(填化学式)溶液,振荡。

_____

猜想B正确

(反思感悟)对于没有明显现象的化学反应,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证明反应的发生:通过检验反应物消失(减少)证明反应发生;通过验证生成物证明反应的发生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