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雾霾频发。某校社会实践小组的同学们,对某地区雾霾的成分、成因、危害及防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开启了项目性学习之旅。

(信息)霾的主要成分可能含有可溶性硫酸盐、硝酸盐、铵盐、不溶性有机物、黑碳、金属元素和其他元素。

(提出问题)某地霾的成分是什么?

(实验准备)选择该地重度雾霾天气,在室外采集大气中的可吸入颗粒物10g。

活动一:探究霾中是否含有铵盐和硫酸盐。

实验方案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方案一

取5g样品,加少量熟石灰粉末,混合、研磨

_____

含有铵盐

方案二

取5g样品,加适量水,充分溶解后过滤,向滤液中滴加_____

有白色沉淀生成

含有硫酸盐

活动二:探究霾中是否含有黑碳。同学们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创新实验(将活动一得到的残渣,干燥后置于中间凹槽内)。

(实验步骤)①滴入过氧化氢溶液制取O2,排出装置内空气后,再在导管口接上气球;②向右边的凹槽内滴入澄清的石灰水;③接通电源,用热电阻丝点燃残渣。

(实验现象)残渣剧烈燃烧,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气球变大。

(实验结论)霾中含有黑碳。装置内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交流讨论)某同学对“霾中含有黑碳”的结论产生质疑,理由是_____。

活动三:查阅资料,霾中还含有Al、Na、Zn、Pb、Hg、Cd等金属元素,其中的有害元素除Cd外,还有_____。

(总结反思)请你联系实际写出一条防治雾霾频发的有效做法_____。

某实验小组为确定一瓶久置的碱石灰生石灰和氢氧化钠固体的混合物样品的成分,进行了如下实验:取少量碱石灰样品于烧杯中,向其中加入足量水,充分溶解后,过滤,得到固体A和溶液B,并对固体A和溶液B的成分展开了探究活动。

探宄活动一:固体A的成分是什么?

(实验验证)取一定量固体A于试管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固体A中一定含有______填化学式

探究活动二:探究溶液B中溶质成分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猜想①; NaOH;猜想②:;猜想③:NaOH和;猜想④:NaOH和______。

(实验探究)小明、小强同学分别进行如下实验并得出相应的结论:

小明同学:取少量溶液B于试管中,滴加几滴酚酞溶液,溶液变成红色,则溶液B中溶质一定含有NaOH。

小强同学:取少量溶液B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的稀盐酸,产生大量气泡,则溶液B中溶质是

(反思与评价)同学们认真分析上述两位同学的实验,认为他们的结论均有不足之处,不能确定溶液B中溶质的成分,请指出小明同学结论的不足之处是______。为进一步确认溶液B中溶质的成分,同学们继续做了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步骤Ⅰ:取少量溶液B于试管中,加入 ______

有白色沉淀生成

猜想③正确

步骤Ⅱ:取步骤Ⅰ中上层清液少许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硝酸铜溶液。

______

(反思与拓展)

实验过程中,同学们发现向样品中加水时还放出大量的热。综合以上探究,下列对碱石灰样品成分分析正确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A 一定含有NaOH

B 一定含有

C 一定含有CaO

D 至少含有NaOH、CaO中的一种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