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A、B、C、D、E 为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其中 A、C 为金属单质,E 为非金属单质,如图是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_____,E_____。
(2)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_____。
(3)图中转化中产生无色气体 E 的原因是_____。
(4)图中没有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
【答案】Cu H2 CuO+H2SO4=CuSO4+H2O Fe+H2SO4=FeSO4+H2↑ 分解反应
【解析】
A为紫红色金属,所以A为铜,铜和氧气加热会生成氧化铜,所以B为氧化铜,B与过量的硫酸反应生成的X溶液为硫酸和硫酸铜溶液,X溶液和C反应生成了浅绿色溶液,铜和无色气体E,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溶液为浅绿色)和铜,铁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溶液为浅绿色)和氢气反应生成,所以C为铁单质, D为硫酸亚铁,无色气体E为氢气,经过验证,推导正确。
根据以上分析可知:
(1)A是Cu,E是H2;
(2)反应②是氧化铜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化学方程式为:CuO+H2SO4=CuSO4+H2O;
(3)图中转化中产生无色气体E的原因是稀硫酸和铁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化学方程式为:Fe+H2SO4=FeSO4+H2↑;
(4)铜和氧气的反应属于化合反应,氧化铜和硫酸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铁和硫酸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所以图中没有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分解反应。
![](http://thumb.zyjl.cn/images/loading.gif)
【题目】小华同学无意将NaOH溶液与NaHCO3溶液混合,发现无明显现象。对此他产生疑问:两种物质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在老师的帮助下,他进行了以下探究。
(查阅资料)NaHCO3溶液能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一种新盐和一种常见的液体氧化物。
NaHCO3在50℃开始分解。
(实验探究)用一定溶质的质量分数的NaHCO3、NaOH和Na2CO3三种溶液进行如下实验,为设计实验方案提供参考。
NaHCO3溶液 | NaOH溶液 | Na2CO3溶液 | |
加入稀盐酸 | 现象Ⅰ | 无明显变化 | 产生气泡 |
加入澄清石灰水 | 溶液变浑浊 | 无明显变化 | 现象Ⅱ |
加入CaCl2稀溶液 | 无明显变化 | 溶液变浑浊 | 溶液变浑浊 |
加热溶液至沸腾,将 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 | 澄清石灰水 变浑浊 | 澄清石灰水 无明显变化 | 澄清石灰水 无明显变化 |
(1)表中的现象Ⅰ为_____,发生现象Ⅱ对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实验过程
(实验探究)证明反应生成了新盐
(2)NaHCO3溶液能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新的盐是_____(填物质名称)。同学们选用上表实验中的药品,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先在NaHCO3 溶液中加入A溶液,无明显现象,再滴加NaOH溶液,溶液变浑浊,则A溶液是_____。
(3)有同学提出上述实验方案有问题,其理由是_____。为了达到实验目的,你需要继续进行的操作是_____。
(交流反思)证明反应后NaHCO3不存在
(4)同学们参考上表中的实验,又设计了一个实验,虽然没有观察到明显的实验现象,但可以证明反应发生了,你的实验方案是_____。
【题目】根据给出的KNO3和NaC1两种物质的溶解度表及溶解度曲线,回答问题。
温度/℃ | 0 | 20 | 40 | 60 | 80 | 100 | |
溶解度/g | NaCl | 35.7 | 36.0 | 36.6 | 37.3 | 38.4 | 39.8 |
KNO3 | 13.3 | 31.6 | 63.9 | 110 | 169 | 246 |
(1)在40℃时,NaC1的溶解度为_____。
(2)除去KNO3中含有的少量NaC1,先将混合物溶于热水配成饱和溶液,然后经过_____过滤,即可得到较纯的KNO3。
(3)20℃,将40gKNO3放入100g水中充分搅拌,再升温到6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
A 得到饱和溶液 B 溶剂的质量不变
C KNO3的溶解度减小 D 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