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了识别化肥的探究活动.他们对氯化铵、碳酸铵、硫酸钾三种化肥的实验探究步骤如下:
(1)步骤一:在装有三种化肥的试管中,分别加入少量稀盐酸,有气体产生的是_____.
(2)步骤二:再分别取少量未区分出的另外两种化肥于研钵中,各加入少量熟石灰粉末,混合、研磨,有刺激性气味气体放出的是_____.由此可知,在使用该类化肥时,要避免与_____(填“酸”或“碱”)性物质混合施用,以防降低肥效.
(3)为了证明产生的气体为氨气,也可以分别取少量未区分出的另外两种化肥于试管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加热,用湿润的_____试纸放在试管口处,若试纸变_____,则可证明产生的气体为氨气.反应的方程式为_____.
(4)有同学提出,氯化铵、硫酸钾也可用下列某种物质进行区分,你认为可行的是_____
A 硝酸钡溶液 B 氯化钠溶液 C 酚酞溶液 D 稀盐酸
【答案】碳酸铵 氯化铵 碱 红色石蕊 蓝 NH4Cl+NaOHNaCl+H2O+NH3↑ A
【解析】
(1)碳酸盐和稀盐酸反应会放出二氧化碳气体,所以在装有三种化肥的试管中,分别加入少量稀盐酸,有气体产生的是碳酸铵;
(2)根据铵盐遇碱会放出氨气可知,再分别取少量未区分出的另外两种化肥于研钵中,各加入少量熟石灰粉末,混合、研磨,有刺激性气味气体放出的是氯化铵,由此可知,在使用该类化肥时,要避免与碱性物质混合施用,以防降低肥效;
(3)氨气溶于水显碱性,遇到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所以取少量未区分出的 另外两种化肥于试管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加热,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处,若试纸变蓝,则可证明产生的气体为氨气.反应的方程式为NH4Cl+NaOHNaCl+H2O+NH3↑;
(4)A、氯化铵与硝酸钡不反应,硝酸钡与硫酸钾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硝酸钾,可以去分开;
B、氯化钠与氯化铵和硫酸钾均不反应,不能区分开;
C、氯化铵与硫酸钾遇酚酞均无明显颜色变化,不能区分开;
D、稀盐酸与氯化铵和硫酸钾均不反应,不能区分开;
故选:A。
【题目】将一定量的丙醇(C3H8O)和氧气置于一个封闭的容器中引燃,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物质 | 丙醇 | 氧气 | 水 | 二氧化碳 | X |
反应前质量/g | 6.0 | 12.8 | 0 | 0 | 0 |
反应后质量/g | 0 | 0 | 7.2 | 8.8 | a |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X是一氧化碳B. X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 X可能含有氢元素D. 表中a的值为2g
【题目】为研究化学反应前后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质量关系,做了下列三个实验。
实验Ⅰ:称量镁条,点燃,待反应结束后,再称量。实验Ⅱ:将盛有稀盐酸的小试管放入装有锌粒的烧杯中,称量,然后将稀盐酸与锌粒接触,过一会儿再称量。实验Ⅲ:将装有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放入盛有硫酸铜溶液的烧杯中,称量,然后设法将两种溶液接触(有蓝色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生成),过一会儿再称量。数据见下表:
编号 | 实验Ⅰ | 实验Ⅱ | 实验Ⅲ |
反应前 | 4.8g | 112.6g | 118.4g |
反应后 | 6.0g | 112.4g | 118.4g |
(1)从表面上看,这三个实验中,发生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实验Ⅰ_____;实验Ⅱ_____;实验Ⅲ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造成此结果的原因可能是_____。
(3)这三个实验中,实验_____正确地反映了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质量关系。
(4)从不能正确反映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质量关系的实验中,选一例说明实验设计的不恰当之处,并提出改进思路:_____。
(5)由此可得出,在做实验研究化学反应前后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质量关系时,必须在_____体系中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