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问题:
(1)t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为甲_____乙(填“<”“>“或“=”);
(2)P点的含义_____;
(3)t2℃时,把20g固体甲放入50g水中,充分搅拌,所得溶液的质量是_____g;
(4)欲将t2℃时乙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为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可采取的一种方法是_____;
(5)如果甲物质中含有少量乙物质,若要提纯甲,一般采用_____的方法。
(6)若将t3℃时甲和乙的饱和溶解降温至t1℃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关系为_____。
【答案】< 在t3℃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62.5 加入乙物质(或恒温蒸发溶剂) 降温结晶(冷却热的饱和溶液) 甲<乙(乙>甲)
【解析】
(1)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t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为甲<乙;
(2)P点的含义是:在t3℃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3)t2℃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25g,所以把20g固体甲放入50g水中,充分搅拌,所得溶液的质量是62.5g;
(4)欲将t2℃时乙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为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可采取的一种方法是:加入乙物质(或恒温蒸发溶剂);
(5)甲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所以如果甲物质中含有少量乙物质,若要提纯甲,一般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冷却热的饱和溶液);
(6)将t2℃时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乙物质的溶解度大于甲物质的溶解度,甲、乙物质的溶解度减小,析出晶体,所以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甲<乙(乙>甲)。
![](http://thumb.zyjl.cn/images/loading.gif)
【题目】实验是化学重要的组成部分
实验内容 | 实验现象 | 实验分析 |
实验一: 将一小根生锈的铁丝放入一定量稀盐酸里 | 若盐酸是足量,可观察到的完整现象是:铁锈逐渐溶解,______ | 请写出盐酸与铁锈主要成分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
待铁丝全部溶解,向溶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可观察到白色沉淀 | 该沉淀的化学式是________ 有同学认为这现象不足以证明反应后盐酸有剩余,理由是________ | |
实验二: 在 | 如果滤渣呈银白色 | 滤液中的溶质一定含有________ |
如果滤液呈蓝色 | 滤渣中的滴加足量盐酸,能否观察到气泡?______ | |
如果用铜棒代替锌粉,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 | 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__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