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用如图进行实验,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能证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B. 浓盐酸与浓氨水都具有挥发性
C. 氯化氢分子比氨分子运动得快
D. 实验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
兴趣小组的同学学习了碳酸钠的性质后,对碳酸氢钠的性质也进行探究。
(问题1)碳酸氢钠溶液与碳酸钠溶液的酸碱性
(实验1)用pH试纸测定等浓度的碳酸氢钠和碳酸钠溶液的pH,分别为9和12;
(结论1)两种溶液都呈碱性,它们的碱性强弱顺序为_____。
(问题2)碳酸氢钠溶液、碳酸钠溶液与酸的反应
(实验2)等浓度的碳酸氢钠和碳酸钠溶液分别与相同浓度的盐酸反应
操作和现象如下表:
序号 | 操作 | 现象 |
实验① | 碳酸氢钠溶液逐滴加入盐酸中 | 立刻产生气泡 |
实验② | 碳酸钠溶液逐滴加入盐酸中 | 立刻产生气泡 |
实验③ | 盐酸逐滴加入碳酸氢钠溶液中 | 立刻产生气泡 |
实验④ | 盐酸逐滴加入中碳酸钠溶液中 | 滴加一会后才有气泡产生 |
(问题3)实验④与另外三个实验现象不同的原因
(实验3)将等浓度的碳酸氢钠和碳酸钠溶液与相同浓度的盐酸互滴,利用手持传感器测定反应中溶液pH变化,四个实验的pH变化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分析)
(1)如图表示的实验是_____(填实验2中的序号)。
(2)比较如图与如图发现:如图中的阴影部分与如图叠合后,图象基本重合。
则如图中的AB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BC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D点的溶质为_____(写化学式);所以,“盐酸逐滴加入碳酸钠溶液中,滴加一会后才有气泡产生”的原因是_____。
(3)比较如图与如图发现:不同的操作有不同现象,试分析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_____。
(应用)
用稀盐酸来鉴别一瓶溶液是氢氧化钠还是碳酸钠时,应如何操作? _____。
为区别NaOH和Na2CO3两种无色溶液,某同学设计以下两种实验方案:
方案1:分别取少许两种溶液,各滴入几滴无色酚酞试液,根据酚酞试液是否变红色判断各是哪种溶液?
方案2:分别取少许两种溶液,各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根据是否有白色沉淀生成判断各是哪种溶液?
请回答:
(1)该同学设计的两个方案有一个是正确的,该方案是_____;理由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另一个方案是不正确的,原因是_____。
(2)请你再设计一个实验,区别上述两种溶液:
实验操作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用胶头滴管分别吸取少量NaOH、Na2CO3溶液于试管①、②中,并分别向其中滴入少量的_____。 | 试管①:_____。 试管②:_____。 | 试管①是NaOH。 试管②是Na2CO3.理由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 |
下图是用氯化钠溶液和氯化钾溶液制取氯酸钾的工艺流程,请根据题意回答下列问题。
(资料)氯酸钾和氯化钠部分温度下的溶解度如下:
10℃ | 20℃ | 30℃ | 40℃ | |
氯酸钾 | 5.0g | 7.4g | 10.0g | 14.0g |
氯化钠 | 35.8g | 36.0g | 36.3g | 36.6g |
(1)请写出步骤②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
(2)步骤③的操作分别是______、过滤(填操作名称)。
(3)步骤⑤中是采用20℃以下的水进行洗涤,目的是①除去少量氯化钠②______ 。
(4)步骤⑤采用低温烘干,为什么不采用高温烘干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