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造成煤气中毒的物质是
A. 二氧化碳 B. 一氧化碳 C. 二氧化硫 D. 甲烷
下列“实验操作错误”且与下面对应的“可能产生的后果”不一致的是( )
A
B
C
D
量取液体的实际体积偏大
溶液溅出
试管底部破裂
A. A B. B C. C D. D
为了“验证二氧化碳化学性质”,化学实验小组的同学用一根铁丝穿4片干燥的紫色石蕊试纸,按图示将稀硫酸和水滴加到相应的试纸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图中1、2、3变为红色,4不变色
B. 若将干燥的石蕊试纸改为干燥的酚酞试纸也可以得到正确的实验结果
C. 该实验证明二氧化碳能与石蕊发生反应生成红色物质
D. 该实验的优点是将四个实验改成一个实验,对比性强
化石燃料燃烧可产生SO2,最终导致降雨的酸性增强,下图是形成酸雨的一条途径,也是工业上生产硫酸的一种方法:
(1)我们把pH____5.6(填“>”“<”或“=”)的降雨称为酸雨。
(2)为减少酸雨危害,下列措施合理的有____。
A 减少汽车尾气排放 B 禁止使用化石燃料
C 将燃煤锅炉烟囱加高 D 开发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
(3)用氢氧化钠溶液与三氧化硫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4)某硫酸厂化验室用10%的氢氧化钠溶液测定某产品中硫酸的质量,共消耗氢氧化钠溶液80g,得到中性溶液,求该产品中硫酸的质量______。(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在答题纸上写出计算过程)
下列物质所对应的用途不正确的是
A. 金刚石——用于制造轻轨电刷 B. 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C. 氢氧化钠——电解水时增强导电性 D. 钛合金——制造人造骨
我国长江以南部分地区是世界三大酸雨区之一。某化学兴趣小组围绕酸雨的形成及燃煤电厂脱硫处理等问题进行探究。
I 模拟酸雨的形成
(查阅资料)
SO2转化为H2SO4的一条路径为:
(操作步骤)
①组装仪器,检查装置气密性,装入药品。
②打开装置A中漏斗的活塞,启动装置B中的搅拌器,记录数据并绘图。
③待pH值稳定在3.73左右,打开装置C中漏斗的活塞。
④待pH值稳定在3.67左右,用注射器向气球a中注入H2O2溶液。
(问题讨论)
(1)装置A中发生的反应为Na2SO3+H2SO4(浓)===Na2SO4+SO2↑+H2O,其中Na2SO3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装置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图1装置中安装气球的主要目的是______。
(2)向H2SO3中通入O2,H2SO3被氧化成酸性更强的H2SO4,但图2中pH变化不明显,这既与O2的氧化能力有关,又与氧气______的性质有关。注入H2O2溶液后,pH值明显降低,说明H2O2的氧化性比O2______(填“强”或“弱”)。
II 脱硫与SO2含量测定
(3)在燃煤中添加石灰石,SO2与石灰石、O2反应,生成硫酸钙和一种对环境无污染的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下列措施能提高脱硫效率的是______。
A 无限延长脱硫时间 B 适当增加石灰石的用量
C 把工厂烟囱造得尽可能高 D 将石灰石和原煤粉碎并混合均匀
(4)已知燃煤电厂SO2排放标准为35mg/m3。小组同学设计图3装置进行实验:打开活塞D,将某燃煤电厂废气经气体流量计通入装置F(发生的反应为SO2+I2+2H2O===2HI+H2SO4),当碘水由蓝色褪为无色时,关闭活塞D,读出废气累计流量为3m3,若碘水中碘(I2)的质量为0.6g,计算该废气中SO2含量为______mg/m3(保留到小数点后一位),该厂废气______(填“符合”或“不符合”)排放标准。若装置F中蓝色消失后,没有及时关闭活塞D,测得的SO2含量将______(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III 知识拓展
自然界中的臭氧(O3)和H2O2能氧化H2SO3,大气污染物中含Fe、Cu、Mn、V的化合物能加快酸雨形成,一天内可在高空扩散700 多公里,所以酸雨不仅是区域性的危害,也是周边地区甚至跨国境的危害。
(5)由资料可知,大气中Fe、Cu、Mn、V的化合物可能充当了______的角色。
将一定质量的镁粉加入到AgNO3和Fe(NO3)2的混合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和滤渣,向滤渣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滤渣和滤液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
①Ag ②Fe ③Mg ④ Mg(NO3)2 ⑤Fe(NO3)2 ⑥AgNO3
A. ①③⑤ B. ②③④ C. ②④⑤ D. ①②④
一瓶氢氧化钠溶液较长时间敞口放置,取出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入氯化钡溶液,发现试管中出现白色沉淀,加入少量稀盐酸,白色沉淀溶解,并有气泡产生。解释上述现象(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1)___
(2)___
(3)___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用溶解、过滤、蒸发等方法初步提纯粗盐;②煤气泄漏立即打开排风扇;③用紫色石蕊溶液一次性鉴别稀盐酸、食盐水和氢氧化钠溶液;④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和性质均不改变;⑤用稀盐酸除去氢氧化钠溶液中的少量碳酸钠;⑥用灼烧闻气味区分羊毛线和棉线.
A. ①③⑥ B. ①④⑥ C. ②③⑥ D. ①⑤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