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饮料中的果味大多来自酯类。丁酸乙酯(C6H12O2)是无色具有菠萝香味的液体,常用作食品、饮料的调香剂。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丁酸乙酯是由20个原子构成的
B. 丁酸乙酯是有机物
C. 丁酸乙酯中氧元素质量分数为最大
D. 丁酸乙酯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6:12:2
【答案】B
【解析】
A、丁酸乙酯是由丁酸乙酯分子构成的,1个丁酸乙酯分子是由20个原子构成的,故选项说法错误。
B、丁酸乙酯是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故选项说法正确。
C、丁酸乙酯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6):(1×12):(16×2)=18:3:8,丁酸乙酯中碳元素质量分数为最大,故选项说法错误。
D、丁酸乙酯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6):(1×12):(16×2)=18:3:8,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题目】我国制碱工业的先驱——侯德榜成功地探索和改进了西方的制碱方法。下表为侯氏制碱法中部分物质的溶解度。
温度/℃ | 10 | 20 | 30 | 40 | |
溶解度/g | Na2CO3 | 12.2 | 21.8 | 39.7 | 48.8 |
NaCl | 35.8 | 36.0 | 36.3 | 36.6 | |
NaHCO3 | 8.2 | 9.6 | 11.1 | 12.7 |
(1)由上表可知,在10℃-40℃之间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最小的物质是_____(填名称)。
(2)40℃时,将等质量的三种表中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20℃,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用化学式表示)。
(3)侯氏制碱法制得的碱为纯碱,纯碱的化学式为_____。
(4)制碱原理为向饱和的NaCl溶液中通入足量NH3和CO2生成NaHCO3晶体和NH4Cl,NaHCO3加热分解即制得纯碱。
①生成NaHCO3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②结合上表分析,析出NaHCO3晶体的原因可能有_____(填序号)。
A 溶剂质量减少
B 同温下NaHCO3溶解度小于NaCl
C 生成的NaHCO3质量大于消耗的NaCl质量
【题目】某化学兴趣小组围绕“酸碱中和反应”开展探究活动。该小组同学将一定量的稀H2SO4加入到盛有 NaOH 溶液的小烧杯中,由于忘了加入酸碱指示剂,故无法判断酸碱是否恰好中和,于是他们对反应后溶液中溶质成分进行探究,以确定此次实验是否酸碱恰好中和。
(提出问题)反应后溶液中溶质是什么呢?
(1)(假设猜想)同学们做出猜想如下:
猜想一:只有 Na2SO4
猜想二:有 Na2SO4和 NaOH
猜想三:有_____。
猜想四:有 Na2SO4、H2SO4和 NaOH
有同学对以上猜想提出质疑,认为有一种猜想是不合理的。不合理的猜想是_____,理由是_____。
(2)(实验探究)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洁净试管中,滴加①______ | 溶液不变红 | 猜想二不成立 |
另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另一洁净试管中,滴加 Na2CO3 溶液 | ②______ | 猜想_____不成立,发生反应的方程式:______ |
(结论)猜想三成立。
(3)(反思拓展)通过分析,同学们认为只需往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石蕊溶液便能确定溶液中溶质的成分,理由是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