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下列每一组内各物质两两间均能发生化学反应的是


  1. A.
    硫酸铜溶液、碳酸钠溶液、石灰水
  2. B.
    碳酸钙、盐酸、铝
  3. C.
    氧化铁、稀硫酸、氯化钠溶液
  4. D.
    氯化铜溶液、硝酸银溶液、硫酸钠溶液
A
分析:根据各物质的化学性质来判断各物质两两间是否能发生化学反应.
解答:A、硫酸铜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铜和硫酸钠;硫酸铜和石灰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铜和硫酸钙;碳酸钠和石灰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碳酸钙,故正确;
B、在该组中,碳酸钙和铝不反应,故错误;
C、在该组中,氧化铁、稀硫酸和氯化钠溶液均不反应,故错误;
D、在该组中,氯化铜和硫酸钠溶液不反应,故错误;
故选A.
点评:熟练掌握物质分类及各种反应间的规律,是解答此类问题的基础;熟练掌握常见物质的溶解性,是判断复分解反应能否发生的重要依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18、(1)按照一定依据把物质进行分类,是认识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用途的便捷途径.现有三组物质:①铜、水银、金属钠、冰  ②五氧化二磷、二氧化碳、氧化镁、一氧化碳  ③食醋、白酒、加碘食盐、氯酸钾.每组中均有一种物质所属类别与其他三种不同,这三种物质依次是
H2O
MgO
KClO3
.(用化学符号表示)
(2)铁暴露在空气中会生锈.不知你注意了没有,将苹果切开不久,果肉上就会产生一层咖啡色的物质,也好象是生了“锈”一样.某化学活动小组对此进行了探究.
【提出问题】
切开的苹果“生锈”与什么因素有关?
【猜想与假设】
猜想①:可能与空气没有关系,只是果肉内的物质自身相互反应而“生锈”.
猜想②:可能是果肉中的物质与空气中的氧气作用而“生锈”; 猜想③:可能是果肉中的物质与空气中的氮气作用而“生锈”;猜想④:可能是果肉中的物质与空气中的氧气作用而“生锈”,并且苹果“生锈”的速度还可能与温度有关.
【收集证据】
查阅有关资料:已知苹果“生锈”是果肉里的物质(酚和酶)与空气中的一种物质发生反应,生成咖啡色的物质.
【进行实验】
针对上面的猜想①至猜想④,化学活动小组依次设计了实验方案,进行了实验验证,并依次观察到下列实验现象.请你将他们设计的可行的实验探究方案,填写在下表中.
猜想 可行的实验方案 观察到的实验现象
猜想① 将一小块果肉浸入盛有蒸馏水的烧杯中,观察现象.   果肉表面不变色
猜想②
将切开的苹果放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观察现象
果肉表面变色 
猜想③ 将切开的苹果放入盛有氮气的集气瓶中,观察现象.  果肉表面不变色 
猜想④
各取一小块苹果分别放入两支集满氧气的试管中,将其中一支试管放入热水中,观察两试管中苹果的变色速度
温度高的先变色 

【得出结论】
是果肉中的成分与氧气作用的结果;“生锈”的速度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果肉变色速度越快

【反思与评价】
(1)在②--④三种猜想中,你认为猜想
(填代号)最不合理,理由是
氮气化学性质很稳定,通常不与其它物质反应

(2)在验证猜想①时,同学们发现,如果水不与空气隔绝,果肉放在水中时间长了也会变色,其可能的原因是
水中溶解了氧气

(3)要防止果汁变质,保存果汁时可采取的措施是
将水果采用真空包装,并低温保存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